返回首页

银行同业存单发行热度未减 上半年或价跌量升

21世纪经济

  虽然监管在2018年重新从严设定了同业存单年度备案发行要求,但同业存单在2019年的备案和发行热度未减。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中国货币网获悉,截至2019年1月14日,共有220家银行公布了2019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其中除部分股份制银行减少计划发行量之外,多数银行较2018年上调额度或保持不变。

  多位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央行一系列宽松政策引导下,资金利率不断走低,2019年上半年同业存单的火爆趋势仍将持续。

  发行计划最高上浮1400亿

  财汇大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金融机构同业存单共计发行21.10万亿元,较2017年上升9391亿元,增幅为4.62%。这也创出2013年同业存单启动发行以来的最高年度发行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了2019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超过1000亿的24家银行(已披露计划的银行中),其中11家银行今年的发行计划较去年上升,11家银行较去年维持不变,仅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缩减了200亿元和500亿元。

  在发行计划较去年上浮的银行中,宁波银行2019年计划发行3300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1400亿,增长幅度最大。江苏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渤海银行、重庆农商行、北京银行分别较去年增加1000亿元、7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同业存单发行的主力军之一,纳入统计的发行量超千亿的11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中,9家增加了计划发行量,2家维持不变。

  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在2018年就大幅提高了同业存单发行量。交通银行称,2018年该行积极拓展同业存单业务,存单余额大幅增长,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行全年共发行同业存单260期,合计5347亿元,截至11月30日,同业存单余额为2152亿元,较年初增长1587亿元。

  在维持计划发行量不变的银行中,工行计划发行2000亿元,兴业、招商、光大、平安、中信等股份行也“按兵不动”。

  由于同业存单发行便利、流动性强,仍是中小银行偏爱的负债端扩张工具。而未来一年因存单利率走低,短期内这种依赖不会降低。

  认购不足情况有望好转

  “下周央行将开启降准,两次降准后将释放1.5万亿资金。在资金面宽裕、同业存单风险低的情况下,近期同业存单的认购情况不错,去年很多城农商行的存单没有足额认购,但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一位华东城商行金融市场部门负责人表示。

  近期同业存单利率不断走低。2017年底随着政策不断出台,3个月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一度突破5.5%的历史最高,但此后震荡下跌。根据兴业证券统计,2019年开年首周利率为1个月期2.82%,3个月期3.2%,6个月期3.37%。此外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但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仅为短期效应,银行还在静待降准。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孔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发行同业存单的银行看,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市场化负债逐步替换利率管制负债,因而银行揽储压力较大。这其中,股份行、城商行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揽储压力大的银行的特征表现为客户基础弱、企金和零售客户不足,抑或是客户对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接受度高。

  “当前货币市场利率较低,加大同业存单发行有利于银行趁机获取低成本资金,并且针对同业存单的监管要求并非刚性要求,同业存单加上同业负债不超过该行总负债的1/3即可。”孔祥表示,“如果银行判断未来一整年货币市场利率维持较低水平,可以加大同业存单发行力度。”

  孔祥预计,在现有的资金面充裕的环境下,2019年上半年同业存单发行量将维持高位,同时价格稳定在较低水平。

  而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除了“1/3”的限额管控之外,银保监会还有窗口指导,实际上发行计划一般都用不满;再者,如果未来利率下行过快,可能影响投资方的需求,未来形势尚待观察。

  对于同业存单来说,还有个不确定因素是监管加码。海通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显示,若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达标情况堪忧。选取披露了同业负债相关数据的101家银行进行粗略测算,101家银行中不达标的有24家,超标总额约为1.23万亿。24家银行中有7家是资产在5000亿以上,包括一些大型股份制银行,超标总额1.03万亿左右。而资产低于5000亿的有17家,基本上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超标总额在2000亿左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