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购房者平均33.3岁 30城购房套均面积排行榜揭晓

第一财经

  原标题:购房者平均33.3岁 30城购房套均面积:长沙最大 天津最小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房价也比较高,购房套均面积也比较小。而中小城市,由于房价较低,购房套均面积比较大。

  贝壳研究院4月26日发布的《2021年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居住面积总体呈现“城市越大,房子越小”的特征,大城市的住房需求问题较为突出。

  以该平台上2021年1月-3月重点30城22万条成交样本数据,按照城市级别划分,发现一线城市套均成交面积约为75.3平方米,按照同样逻辑,人均面积约为25.1平方米;新一线套均成交面积约为86.6平方米,人均面积约为28.9平方米;二线城市套均成交面积约为87.8平方米 ,人均约为29.3平方米。

  30城套均面积:长沙最高

  如果分城市看,城市间成交套均面积差异显著,以长沙、南昌、佛山、石家庄及郑州为代表的城市,套均成交面积均在90平方米以上,特别是长沙,是30城中唯一过百的城市,达到101平方米。这与长沙相对“友好”的成交均价不无关系。以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北京及南京为代表的城市,套均成交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成为主力成交户型。

  长沙可谓是“收入高、房价低”的典范。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同比增长5.7%。在中西部各大重点城市中领跑,超过了东部沿海的青岛、天津、福州、泉州等地。

  但在房价方面,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今年3月,长沙房价均价为每平方米11715元,在中西部地区,位列呼和浩特、太原等城市后面。2020年长沙市房价涨幅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30位,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第11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第6位。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长沙房价垫底。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闫金强认为,长沙成为房价“洼地”,除了受供需平衡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房住不炒”政策影响下,从土地出让、购房资质、交易管控等方面入手,通过“稳地价、稳房价”等措施,实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目的,从根本上遏制了投机行为,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

  收入高、房价低,也让很多买房倾向于购买大户型。长沙当地一家房地产企业人士肖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长沙也有一些小户型房子,但目前还是大户型比较好卖。一方面,相对于长沙的工资水平,长沙的房价不高。另一方面,因为限购,“房票”珍贵,所以能买大的就买大的。“一般都是三房四房。”

  长沙之外,南昌、佛山、石家庄、郑州、昆明、济南、武汉和西安这8个城市套均购房面积在90到100平方米之间,主要也是三房的配置。

  报告显示,有6个城市购房套均面积低于80平方米,分别是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北京、南京,其中最低的天津购房套均面积为70.7平方米。

  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房价水平最低,因此购房套均面积也最大,达到了81.3平方米。去年以来,广州的天河、黄埔区域价格涨幅大,不少板块涨幅达到了四五成,但广州还是有不少区域涨幅较小,价格平稳,可供刚需“上车”。

表:30城购房套均面积排行(来源:贝壳研究院)

  购房者平均年龄33.3岁

  除了购房套均面积外,购房年龄也体现了城市的差异。

  近年来,住房消费主力人群更新,年轻购房者在房地产交易中所占比重增速明显。虽然80后仍是住房消费主力人群,但90后近年来占比提升迅速,从调查结果看,70后、80后、90后消费者在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比呈升高趋势,90后群体中2016年及以后买房的占比为42.2%,而70后这一占比仅为19.86%,相差22.34个百分点。

  分城市级别看,城市级别越低,2016年及以后购房的占比越高。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住房消费者中,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比为31.66%;而三线及以外城市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比为38.62%,两者相差6.96个百分点。在高能级城市,受制于城市高房价及限购政策等影响,消费者购房置业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长时间财富积累才能实现

  根据报告,当前新房和二手购房者平均年龄在33.3岁左右。分二手房、新房看,一线城市购买新房的平均年龄约为34.4岁,购买二手房的平均年龄约为35.1岁,两者相差将近一岁。

  可见,30到40岁年龄段是目前购房的主力。根据广东省住建厅最新公布的《广东省住房公积金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贷款职工中,30岁(含)以下占31.27%,30岁-40岁(含)占46.96%,40岁-50岁(含)占18.27%,50岁以上占3.50%。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