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良:扶贫追梦十四载 攻坚步履不停歇
14年来,他先后近百次到省外受援地考察调研,用辛勤汗水浇灌着扶贫初心;14年来,他身处不同岗位,始终遵循精准扶贫的原则,持续探索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新路;14年来,他的扶贫行程达25万公里,省内行程超过10万公里,用平凡步履丈量着扶贫协作给当地带来的巨变。他就是苏州高新区人大副主任蒋国良,在对口支援陕西定边县、重庆云阳县,对口帮扶贵州铜仁万山区和省内泗阳县、大丰区等工作中,帮助受援地大大加快了脱贫奔小康步伐,并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新华网 何凡
“不能把扶贫工作当作一般性工作来做,不能作为副业,更不能应付、敷衍,一定要作为主要工作来做,而且在心中的分量更重。”近日,蒋国良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作为扶贫战线的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心系于民,冷暖在心。
他先后在苏州虎丘长青乡、浒墅关经开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盐合作园区等地工作。自2006年担任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以来,蒋国良一直负责区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至2019年。
陕西省定边县是苏州高新区对外支援的第一个县区,经过多次调研,蒋国良确定了“医疗与教育先行”的帮扶目标。他多方争取到资金,将其先后投入改造定边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苏州新区希望小学等项目建设中,组织捐赠2辆价值60万元的救护车用于定边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并加强两地医护人员和教师交流。
在对口支援重庆云阳县时,蒋国良坚持支援先援“智”。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学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他发动引导区内部分企业家先后15次对云阳教育事业捐助资金496万元,设立“喜洋洋助学金”,捐建了云阳苏州高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帮助原高阳电站村校整体搬迁并命名为苏商光彩小学,新建了新津小学教学综合楼,办学硬件和学习环境焕然一新。
孩子们见到他都亲切地称呼“蒋爷爷”。蒋国良对孩子们的爱也感染着家人,他年近90岁的父亲蒋国华不辞辛劳,跟随他一同前往学校,毅然把自己几十年存下来的积蓄拿出来,设立了“蒋国华奖学金”,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帮助、温暖和希望。
蒋国良说:“我经常用土话跟扶贫干部说‘改变脑子才能解决票子’。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扶贫是优先中的优先,只有更重视教育扶贫,脱贫才具有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减少‘返贫’现象。”
除了援建云阳康养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他又引进上海康养机构与云阳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中日康养人才培训教育基地,录取学生23名,其中10名学生今年已前往日本继续深入介护专业的学习、实习及就业,真正实现了家庭脱贫。而由于捐助云阳教育的事迹,他被全国校舍安全办公室、教育部选入“大爱无疆、情暖特教”的先进典型。
一次次的对口扶贫、对口协作的奔波行程让蒋国良花了大量时间在路上,收获着贫困户们脱贫的喜悦和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但是,照顾家庭的责任却让他一直内心愧疚。
2016年6月,正值苏盐合作园区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园区开发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他在建设现场突然接到家中电话,母亲病危送至医院。“当时我一片空白,抓紧交代完工作,连忙上车往苏州医院赶。可是行至苏通大桥时,家里传来消息,母亲已经离世……时至今日,我内心深处最遗憾的事,就是老母亲去世的时候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老父亲也因为母亲的突然辞世遭受到打击,患上了老年痴呆,现在连我都不认识了……”
谈到多年扶贫工作的切身体会时,他表示,高新区对外支援这么多年“点对点”的坚持,都不是泛泛而谈,尤其是对贵州铜仁市万山区的结对扶贫工作,做到了以村与村结对、单位与单位结对、学校与学校结对、企业与企业结对、家庭与家庭结对,可以说是全方位、全覆盖。“苏州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有更深一层的责任、担当和作为。”蒋国良说。
在多措并举、多业并兴的帮扶策略下,苏州大厦、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在涉及产业、教育、医疗等60余个项目带动下,当地从“输血”到“造血”的变化显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3000余人,万山区已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要务。今年9月,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履新后不到一个月,就率队赴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实地调研了牙溪生态农场、铜仁?苏州大厦、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九丰农业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此行就是旨在进一步加深了解,积极促进两地合作、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携手奔小康工作。
今年,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而促进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成为他工作的关注点之一。他经常走村入户,对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新渠道,挖掘增收新潜力,培育增收新动能等进行调研,为全区打好富民增收攻坚战献计献策。在他眼中,脱贫、致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多年从事这项工作至今,他内心始终坚持着把每一次的扶贫当做第一次,保持一颗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