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龄化时代下,养老资金的收支矛盾怎么破解?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快,养老收支矛盾问题也愈受关注。近日,多位业内专家齐聚“养老金融与资产配置论坛”,围绕“如何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与方向”、“资管转型与养老金融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发展第三支柱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能力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近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尽管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公共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但客观来讲,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焕南表示。

  具体来看,“公共养老保险一支独大,而最具灵活性,最有效率的各类养老金发展严重滞后,对公共财政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养老代用。”张焕南表示,“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力发展第三支柱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能力是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促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也必将对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三方面建议优化养老金投资运营

  “当前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存在着一些尚待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地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主任武建力表示,若从福利三要素及本金收益率和时间的角度,养老金投资运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第一,夯实储备作大投资运营本金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富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金积累规模偏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的挑战,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建议通过多种措施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提高缴费与待遇发放的激励型,在此基础上加快全国统筹,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了资金的调剂作用,缓解了支付压力,又有利于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持续性,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有效的归结资金,统筹管理,集中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切实改善基金的造血功能。

  对于二三支柱养老金建议完善年金相关制度和模式,研究出台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税收激励投资运作等措施,鼓励企业个人将私人养老金做大做实,对于全国社保基金建议科学测定未来养老金的收支和态势,明确责任边界,合理预测基金保底规模,完善财政预测拨入机制等政策措施做大做强国家养老储备。

  第二,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的水平。

  一是尊重市场规律提高养老金应有的风险承担能力,目前在养老金的实际投资运营中,还存在着过度强调安全性的问题,由此带来了承诺收益和短期绝对收益的固化思维导致养老金的市场风险程度普遍不足,表现出来的就是养老金绝大部分资产配置在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上,拉低了长期的收益水平,所以建议养老金发起人能够客观评估养老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平衡好收益目标和风险目标的关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承担起长期资金应有的市场风险,不断提高养老基金收益水平。

  二是完善养老基金监管制度,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在世界金合组织31个成员国当中,绝大国家的养老金均可以广泛的投资于股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共同基金,私募基金,贷款存款房地产等资产,也可以不同程度的投资于国外资产,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七个国家在所有资产类别上基本上没有比例限制,而在我国无论是各支柱养老金还是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都相对狭窄。此外这些基金均面临着较为严格的数量监管,建议在梳理总结现有投资政策和投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善养老金监管方式,扩大投资范围,提升养老金资产配置的广度和深度,在承担应有的市场风险水平下通过多元化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第三,进一步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拉长投资期限。

  目前政策允许市场化投资运营的各支柱养老基金均为积累的结余资金,净值上处于长期资金,但在实际投资中投资目标模糊化,投资决策短视化和绩效评估短期化的问题依然突出。所以对于养老金发起人建议做好自身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工作,明确资产的投资期久,着眼于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真正做到长潜长投,相应的还要坚持长期的绩效考核,关注长期业绩不以短期业绩排名论输赢。

  考核虽然是事后的,但考核方法却至关重要,决定了事前和事中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对于养老金受托人则要配合发起人做好长期投资规划,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着眼于长期视角开展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此外还要利用养老金长久期的特性,加大基础设施,非上市股权和PE基金的投资获取更多的非流动性议价。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