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康路上,与“小慢车”同行——长白山区绿皮火车二三事

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1月22日电(记者陈俊、段续、孟含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必须啃掉“硬骨头”。吉林省蛟河市小姑家村就是一块“硬骨头”,地处长白山下,虽然公路入村,但冬日常常大雪封路。出行不便,何来小康?为此,铁路部门常年“赔钱”开行一趟只有6个车厢的绿皮火车,成了沿线群众进城售卖农产品、山野菜的致富车。小康路上,“小慢车”与村民同行,载着大家奔向幸福。

 

  ↑ 一名旅客(左)准备在火车上吃方便面(1月10日摄)。新华社发

  “小慢车”啃下小康路上“硬骨头”

  小姑家村村民马光敏家的炕头上,几个农民围坐在一起,合计着一年的生计。炕头烧得火热,屋外,大雪刚停,远远望去,一片洁白。

  400多户人家,青壮年不多,村子离城远,种地收入不高,村里把特产售卖当作增收渠道,鼓励家家户户搞副业。“靠山吃山,大家各自弄些农家特产进城卖,一年能多挣个两三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友说。

  副业能致富,可进村的路却时常不好走,遇到大雪天,路上积雪十几厘米。“人一听是去小姑家村,价格就得四五十元。”马光敏说,“还有许多司机直接拒绝,路滑、危险、费车。”

  路不好,出村难,成了村子奔小康的“拦路虎”。但大家不发愁,一趟每天都会停在村口的4343/4344次“小慢车”,解决了出行难题,带村民踏上小康路。

 

  ↑旅客带着孩子乘坐4343次列车回老家(1月16日摄)。新华社发

  “小慢车”是一趟绿皮火车,开行速度80公里,逢站必停。村民们进城卖货,乘火车最方便、最稳妥,到蛟河城区的票只要3元,去吉林市也只有7元,早晚各一趟。

  村民们算了一笔账,一斤豆包4元,坐火车出一次能带150斤,去掉车票还能剩下580多元,春节前后,一户人家能赚4000多元。60岁的田申昌去年收入了4万多元,种地和售卖山货、黏豆包各一半。58岁的赵艳荣每年5到7月都会坐火车进城卖蔬菜,能赚1万多元。

  “不用看天气,想走就走,不用心疼钱,省的就是赚的。”马光敏说。村里的副业随季节变化,春天摘野菜,夏天卖蔬菜,不变的是,一趟趟“小慢车”准点抵达,拉着村民早上进城、下午归家。

  奔小康路上 “小慢车”永不停

  曾有一年,列车南下支援南方春运,火车停了两个月。“以后还停不?”——车上,许多人都问着同一个问题,大家对小康的期盼,都聚焦在这趟“小慢车”上。“不停,您放心。”列车员金英子每次都会耐心回答。

  列车1963年开行,从1995年到现在,票价没涨过一分钱,成人最低票价只需2元,全程401公里,也不过30.5元,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停在村口,陪伴着村民们。

  52岁的李常莉年轻时穿着嫁衣乘火车,“小慢车”是她的婚车;46岁的王海滨前几天不慎摔伤锁骨,乘着火车就医,“小慢车”是他的救护车;30岁的田利君乘车去城里上学,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成了一名环保工程师,“小慢车”承载着走出大山的希望……

  “小慢车”是“小康列车”,也是趟“赔钱车”。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客运段算了笔账,旅客每人每公里的票价只有7分钱,2019年,票款收了不到30万元,开支却超过60万元,还不算养护铁道等成本。

  “虽然赔钱,但也要坚持开。”吉林客运段客运8车队副队长王海波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怎么能少得了铁路人的身影?”

   ↑旅客登上4343次列车(1月10日摄)。新华社发

  为给沿途旅客吃下定心丸,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把这趟列车编入全国路网,挺进了吉林、延吉、图们高铁站,村民们能迅速转乘现代交通方式,偏远的村落不再“偏远”。

  “补齐奔小康的交通短板,是铁路人的担当和使命。”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旦说。

  票价25年不涨 服务却不停升级

  虽然列车设施稍显简陋,但服务却不“简陋”。车外,冰天雪地,最低温度接近-30℃,车厢里,温度宜人,只需穿一件外套,和动车组不相上下。

  车上取暖靠锅炉,一趟下来,列车员们挥锨几百次。水温高了管道受不了,水温低了车里冷,添煤太少不够烧,太多又容易闷住火。“累是累,但这是大事,不能把旅客冻着。”跑了30年“小慢车”的列车员孙明金言语坚定。

 

  ↑4343次列车乘务员向炉中添煤,保证车厢内供暖(1月10日摄)。新华社发

  既要加热,更要保温。每到入冬时,全车组都会动员起来,花费近4个小时,为车厢每一扇窗户贴上保温塑料膜,平平整整,干干净净。“温度能上升五六摄氏度。”金英子说。

  许多列车员都有过高铁、特快车次的从业经历,和它们相比,“小慢车”的服务更加个性化。车组人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哪位旅客在哪上车、在哪下车、票价多少,他们心里“门儿清”。

  “也是被逼出来的。”朝鲜族列车员崔贤淑笑着说。许多站点只是一个乘降所,村民们需要上车补票,大多是中老年人。为了贴心服务,列车员们练出“最强大脑”,快进站时,能精准地提醒到每一位村民。

  接地气儿的“小康列车”走走停停。车厢里的小黑板上,定时更新供求、用工信息,车队还打算开辟一个自习区,方便上学的孩子温书。

  咣当咣当,汽笛声声,“小慢车”来了又回,从不间断。在全国铁路网,这样的列车有81对,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开行了12.5对。一趟趟“小慢车”穿行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中,与沿线群众一路同行,载着老乡们奔向幸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