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两小时队买杯喜茶引争议 有“黄牛”月入万元
排队两三个小时,只为买一杯茶,这种被认为难以理解的事情,正在一个名叫“喜茶”的“网红店”前上演着。这些顾客为什么愿意排几个小时的队?“黄牛”代购月入万元是否为真?商家到底有没有雇人排队?对此,中新网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喜茶。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他们为啥愿意排长队只为买杯茶?
喜茶,一家发源于广东、自称“芝士奶盖首创者”的新式茶饮店,近期先后在上海、北京开设分店。由于味道独特,人气火爆,买一杯茶往往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喜茶的照片很快刷屏朋友圈,俨然成为了“网红店”。
9月22日一早,记者来到了喜茶北京三里屯店,虽然上午10点才开始营业,但8点多就已经有七八个人在排队。10点开业前,排队的队伍已经拐了两个弯,粗略估计达到近百人,人气可见一斑。
在这些排队者中,绝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当中,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有的是已经喝过还想再喝的回头客,而更多的是因为好奇而想来尝尝鲜的人。
喜茶北京三里屯店门口排起长队。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谈及排队买喜茶的原因,一对来北京旅游的东北情侣说,看到网上评价比较好,于是慕名而来;一位怀孕7个月的孕妇说:“网上有关喜茶的新闻很多,很多人发朋友圈,我没有喝过,挺好奇的,想尝一尝。”
一位20多岁的北京姑娘告诉记者:“我之前在上海喝过,觉得挺好喝,今天来三里屯买衣服,顺便排队买一杯。”而对于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位姑娘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有空就排,没空就不排,主要是东西挺好喝,而且做得挺精致,虽然排队时间比较长,但也值得。”
排几个小时的队,只为买一杯茶,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保洁阿姨对记者表示:“周末排队的人更多,我晚上九点下班时还有人排队。我只看到很多小姑娘买了之后拍照,至于这个茶好不好喝不知道。”
喜茶北京三里屯店门口等待买茶的顾客。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黄牛”代购月入万元是真的
“20元一杯要吗?”一位男子向记者凑过身来,表示可以一杯加价20元,不用排队就能买到。
没错,长时间的排队,催生了一批代购喜茶的“黄牛”。 据了解,喜茶的均价一杯在25元左右。而“黄牛”代购往往加价几十元,火爆的需求让这些“黄牛”赚得盆满钵满。
记者注意到,这些“黄牛”有的是现场直接寻找顾客,而有的则是在网上抢单,从事跑腿代购。一位不停点击着手机屏幕刷新的“黄牛”代购告诉记者,排队队伍中拿手机刷单的一般都是“黄牛”,买一杯要付15元排队费,排队时间长了还会要求顾客加点费用,平均下来一天能挣二三百元。
这位“黄牛”说,不差钱的顾客很多,有人会直接在网上下单199元买3杯,还有人不想排队,现场出价100元一杯,直接拿着钱在门口求代购。
照此计算,“黄牛”靠代购真的可以月入近万元。“你以为我们容易啊?中午12点后人就更多了,最少排队2个小时,我最长一次排队3个半小时。”这位代购说,这里大概有20多个同行,抢单竞争激烈,出来一单不到一秒就没了。有的人是拖家带口,老婆孩子在附近,忙的时候全家上阵。”
一位号称“队伍前后都有我的人”的“黄牛”代购邀请记者进入了一个喜茶代购的微信群,里面的成员已经有100多人,成员多为女性。而通过微信下单,收费标准为:配送费5公里内16元起步,排队费15元/小时,小费5元起步。
喜茶北京三里屯店内,顾客正在付费点单。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黄牛’扰乱市场秩序,带来很多困扰,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黄牛’问题。”喜茶公关总监肖淑琴告诉记者,一家店一天大概能卖出2000——3000杯,“一些‘黄牛’买完茶就在周边倒卖,到处攀谈寻找买主,有的卖出去的时候,已过了很长时间,早已过了半小时的最佳饮用期。”
肖淑琴还透露,喜茶一直对孕妇是免排队的,但发现“黄牛”会钻空子,请孕妇来帮忙买,甚至还有人假扮孕妇,很难管理,因此,不得不在上海、北京取消这个政策。
为了打击“黄牛”,喜茶出台不少措施,包括一人限购3杯,同时还雇佣了几位保安,一方面维持排队秩序,一方面为了打击“黄牛”。
肖淑琴表示,喜茶正在不断加快开店的速度,目的就是想分流客人,不想消费者苦苦等待,通过永续经营、广设分店,让喜茶成为客人日常的一部分,让茶文化年轻化,让年轻人爱上喝茶。
商家到底有没有雇人排队?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喜茶、鲍师傅等“网红店”的火爆,争议和质疑也一直不断,主要集中在雇人排队、饥饿营销等方面。
很多人猜测,这些长长的队伍中有很多人是雇佣来假排队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火爆的假象,带动人气。
对此,喜茶曾多次对外予以否认。肖淑琴对记者表示,喜茶从来没有雇人排队,其实,排队对品牌发展没有好处,虽然有人说排队可以引起好奇心,吸引人购买,但排队时间长了对用户体验是不好的,顾客会对产品的期望更高,排队过程中也容易焦虑,这些都会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好感。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们保证完全、绝对、一定没有雇人排队。” 肖淑琴强调,做这个生意不可能通过雇人排队火下去,有可能火几天、几个月,但不可能火几年。最终吸引消费者的还是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如此营销只能加速一个品牌的死亡。
观察可见,如今,“网红餐饮”层出不穷,诸如“黄太吉”“雕爷牛腩”“西少爷”等等,但有的商家在过度营销之后,发展形势大不如前,有的半数门店关门,有的业绩骤降。
有评论认为,要想成为好的“网红餐饮”,苦练内功是必须的。“网红餐饮”要长红,商家只有在产品上多下功夫,才能长久地赢得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