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社科院报告:全面二孩不是终点 未来或需取消生育限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30日,由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指出,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结婚和生育年龄的一再推迟,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为避免落入“低生育率陷阱”,中国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放宽生育限制,甚至取消生育限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将满一年来,全国二孩的生育数量不如预期。

  在今年11月26日于北京召开的“人口与发展高级资讯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将超1750万。该数字相比2015年的出生人口1655万,仅仅增加了95万。 2014年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2016年与之相比的话,也只是增加63万。

  而全国目前适合生育二孩的夫妇有9000万对,也就是说目前实际生育二孩的只有1%左右。

  从总和生育率(一个妇女一生生的孩子总数)来看,全国也是呈现下降的态势,这反映出妇女生育在降低。

  比如2010年国家统计局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是1.18,很多专家根据2016年新的统计年鉴的数字推算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了1.05。尽管该数字是否准确还待商榷,但是整体总和生育率下降作为一个大的趋势,已经毋庸置疑。

  上述报告指出,下一步仍需要要持续监测生育行为,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全面二孩”并不是生育政策调整的终点,应该根据实际的生育指标发展变动趋势,及时做出调整或保持生育政策的决策,以调节人们的生育行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次,完善生育相关配套措施,共同创造和维护人类繁衍后代的良好环境。人口的再生产是关系国家兴亡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保护家庭的生育权利,为妇女生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应该从女性教育、就业、产假、医疗等社会公共政策出发,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环境下生育,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

  最后,从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出发,应对劳动力萎缩和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不能改变劳动力人口数量下行的轨迹,也无法挽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再拥有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无法逃避的问题。除了调整生育政策延缓人口结构恶化的速度之外,必须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减少经济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和健康城镇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爱基,净值,资讯);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