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香港游宰客攻略:低团费伴随强行购物

第一财经日报

  低团费与强行购物为伴,当地导游一日数换,游客被层层转包

  王玉凤

  春节前的香港一日游,让70岁的张芬(化名)整个年都过得郁郁寡欢。

  由于家住西北,张芬对香港一直怀有憧憬。今年赶着机会,就在深圳一家旅行社报名,跟团去香港一日游。

  可谁知一日游成了一日“坑”,不到10个小时,赶场似的跑了七个景点。除了筋疲力尽之外,对香港的印象几乎等于零。再有就是一条“铂金”项链,被导游强迫以2000多元(人民币,下同)买下,回来一鉴定是假的,如今撂在角落里戴也不想戴。

  由于大量劣质旅游产品的存在,一些香港游几乎成了“坑人游”:市场上充斥的零团费旅游产品,实际行程几乎全被购物占据,而且必须在导游指定的店购物,购买到的也多是假冒伪劣产品。

  不少内地游客就像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商家、旅行社﹑导游甚至大巴司机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香港游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监管缺失。

  廉价团费陷阱

  张芬报名时,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单列出了七个景点,包括黄大仙﹑金紫荆广场和太平山顶等。费用仅每人88元,包含交通和景点门票,看上去非常吸引人。

  按照旅行社的要求,张芬早上7:30到深圳皇岗口岸集合,等了一个半小时,才开始出关。随后的一日游,与其说是看了七个景点,不如说是在各个购物点之间奔波。

  “要么在车上,要么在购物,景点只是让瞄一眼。”张芬说。

  她还回忆称,在一家购物中心,她被要求必须买东西,不然导游和领队的脸色就很难看。购物中心出售珠宝﹑巧克力﹑摄像器材等等,价格都较贵。在导游软硬兼施的“攻势”之下,她和她的团友每人都花了一两千元到8000元不等。

  在深圳,开价七八十元的香港一日游产品满街都是。在深圳宝安区的一家旅行社,本报记者看到香港一日游88元的广告,当问及为什么这么便宜,销售人员称是在搞特价,但周边居民表示大半年来这家旅行社标的一直是这个价。

  在旅游业摸爬滚打6年的朱西告诉本报,那种一日游,一般涉及五六个景点,七八十元的团费连交通费和门票都不够,如果没有专门的购物环节,旅行社保本都不可能,何谈盈利。

  她还说,即使是那种号称没有购物环节的“纯玩团”,收费高一点,仍有很多导游会强迫购物。“导游一般没有底薪,或者底薪很低,加上很多旅行社的导游都没有导游证,旅游局很难监督,这些人不担心违规操作受处罚,更是肆无忌惮。”她说。

  旅行社的“皮包”生意

  事实上,很多香港游旅行产品根本就没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而是临时拼凑的。许多旅行社是皮包公司,平时根本不养导游,组团时才临时从导游公司请导游。

  朱西在深圳一家小旅行社负责一个小组的业务,但她并不拿旅行社的薪水。据她介绍,旅行社分成各个业务小组,各组组长自行招聘员工,自负盈亏,对外用旅行社的名义去招揽游客,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旅行社分成。

  “旅行社和导游的收入主要是回扣——旅行社拿大头,导游拿小头。导游一月下来能赚一万多元。”朱西说。

  旅行社的业务组长则能月入两三万。老家四川的朱西,几乎年年都顾不上回家过年。春节期间香港游特别火爆,许多内地游客大年初一去香港。今年开年以来,朱西半个月便接了1000多名游客的单子。

  朱西在接到游客报名后,就通知旅行社安排导游等人员。据称,她所在的公司并没有专门的导游,都是临时从导游公司请的。

  宋丁解释说,这种模式很普遍,小旅行社为降低成本,并不设立专门的业务部门或聘请导游。这样一来,在出现纠纷时,他们也容易推卸责任,导致游客投诉成本高。由于明知游客“等不起”,投诉往往不了了之,旅行社更加肆无忌惮。

  回扣是旅行社和导游的主要收入,所以导游诱导强迫购物时也就不遗余力。朱西自己也曾被强迫购物。据她回忆,当时导游说:“你报名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团费这么低,肯定有购物环节。既然贪了小便宜,就得买东西。”无奈之下,她只得花800元买了4个在内地售价几十元的电子表。

  “我明知是假货都不好意思不买。那些老年游客更容易被导游忽悠,花上几千元买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是常事。”她说。

  层层转包降质量

  除了在深圳参团,更多的游客是在内地其他地方组团赴香港旅游,这种模式的旅游质量则会受到层层转包的影响。

  “跟团的话,一般我们送关一个导游,全程一个领队,到了香港之后会有一个当地导游。送关的导游主要是在关口集合一下,把游客名单交给全程领队,由领队带过关。香港导游就是所谓的地接,会陪伴游客在香港的全程。”一家大型旅游公司深圳分公司业务人员颜萍说。

  按照约定,香港导游要全程陪同,但颜萍承认,实际上香港导游一天之内可能变几次,游客会被转包给不同的导游。

  由于交通等原因,很多内陆地区的旅行社也会将游客转包给深圳和香港的旅行社。

  上海中国国际旅行社出境部总经理赵德祥告诉本报,内陆很多城市并没有直达香港的航班,所以很多采用在深圳转包的方式。

  “还有一些是因为游客数量不多,从香港拿的酒店和景点的价格也不如深圳拿的低。有些则是因为没有境外业务的资格,所以就直接转给深圳的同行了。”赵德祥说。

  大的旅行社接到订单之后转交给低一级的旅行社,低一级的旅行社再转交下一家,一层一层转包下去,最后直接负责带游客出关的旅行社利润稀薄,最终就不可避免地影响服务的质量,承诺给游客的四星级酒店可能就变成三星级了。

  “旅游旺季时,光是内蒙古到深圳的机票就2000多元了,不靠购物旅行社还怎么活?”朱西说。

  政府规则难落实

  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披露,2012年前三季度,香港共接待内地游客2532.6万人次,同比升24.2%,占同期来港游客总数的71.6%。

  2011年2月起,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十项措施加强规范旅游行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团一导游”与“旅行社和导游记分制”,即旅行社必须指派同一名导游全程接待内地团,引入旅行社记分制,两年内满30分暂停或取消会籍,引入导游记分制,两年内被记满30分,可暂停或撤销导游证。

  但是,这些针对旅行社和导游的处罚措施引发旅游业内的不满。香港导游总工会会长黄嘉毅此前曾对媒体指出,目前香港导游几乎没有基本底薪,绝大部分收入是通过购物抽取佣金,而出台的措施根本没考虑导游的不合理薪酬结构。

  宋丁认为,政策出台之后的效果取决于政府的监管。政府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但更重要的是监管,罚责要明确。在他看来,偏离规则的事情在任何市场中都有,最重要的是政府有无完整的规则去约束制度,有无严格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反馈机制。摄影记者/高育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