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激发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新动能

冯伟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向前发展,推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也深度影响着HR领域。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让人力资源管理适配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身在腾讯推动HR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以及不断总结和提炼的当代优秀企业和众多人力资源管理引路者的HR数字化实践经验,《HR+数字化》一书作者探索并提出了适应HR数字化转型的领先理念和模式。

  企业的数字化,就是需要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新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性挖掘企业自身驱动力的潜能,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书中指出,企业数字化的根本任务是激发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新动能,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因为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人才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充分撬动组织活力、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将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新动能。当然,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洞察组织和人才新特性,形成轻量化、协同化、社会化的HR业务管理新模式,通过动态挖掘和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来获取更多效率提升的手段,开辟企业新的价值创造增长空间。在人力资源业务拓展过程中,要不断发现价值数据、有效管理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产品应用,实现数据驱动管理决策这一目标。

  在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型组织模式在不断发展,传统企业也在加速应用技术推动创新转型,新生代的职场人更加追求工作的意义和个人成长,更期待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新审视以下问题:如何从管理员工转变为激励员工,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数字化HR的转型在人才管理方面,可以借用数字化技术精准选人,高效开发人的潜能,并创新工作体验,激发员工的工作投入,让组织的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价值创造者。

  落在具体的举措上,书中指出,一是通过机制升级,弱化流程管理机制,关注员工属性,引导员工的自主性;二是组织文化升级,打造开放包容、尊重个性的组织氛围,减少对员工的限制和约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三是员工服务场景化体验升级,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有温度的体验,把员工当成客户,将人才服务产品化,让员工有参与感。

  面对数字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企业、组织、管理者、员工都迫切需要HR提供好办法、好工具。从现状来看,只体现管控意志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无法真正激发员工、管理者和组织的自驱性,很难在未来实现价值创造。

  书中介绍,目前有非常多的技术理念可以应用到HR领域,比如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已充分应用在人才的识别、招聘以及干部的选拔上。HR在技术领域的储备非常丰厚。同时,HR三支柱的理论和实践也推动了人力资本增值价值链的发展,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态系统更加开放,价值链接与价值创造的空间更为广阔。HR三支柱对内来讲,是对接战略、支撑业务、服务员工的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外来讲,组织不是封闭的,通过HR三支柱,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化,引入以激发员工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融合各种社会资源,构建了一张基于生态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创造网。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创造超越企业的边界,甚至超越产业的边界,真正打通了企业、社会与人三者的关系,让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创造跟整个社会融为一体。

  HR把产品和服务作为实现管理意图的载体,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举措。通过需求洞察与调研分析,让HR做到“懂用户”,并根据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进行产品化解决方案设计,最后对解决方案进行价值评估,不断促进产品优化、升级和完善,用受欢迎的产品支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诉求,从而更好地为用户带来价值。

  书中以腾讯的人力资源产品为例,介绍了腾讯HR从用户视角出发,通过用户研究,捕捉员工核心关注点,在解决方案的实现上,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打造智能友好的员工服务,以场景化的思路来构建产品能力。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腾讯HR关注的不仅仅是内部的员工体验,而且是以行业应用的标准来进行自我升级与迭代,以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的行业趋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在HR数字化进程中,不再一步一步阶梯式缓慢成长,而是能够跨越式地推进。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化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类似腾讯HR助手,轻量级、低成本、插件式的HR产品会不断涌现出来,能够让企业HR数字化实现跨越式成长。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时代正在到来。领先者把握时势,不懈探索,持续领跑;落后者则亟须在数字化浪潮中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成长。具备产品思维、数据意识和端到端业务能力的HR人才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帮助企业创造越来越丰富多样、关注人才个性化需求和激发员工动力的数字化场景应用产品,创造更好的员工体验,实现HR大共享、大平台、大数据、大生态的辉煌蓝图,持续助力组织迸发新活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