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连平:货币调控大幅宽松空间有限2022年料小幅降准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连平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存在稳增长、保就业、稳物价、促平衡和防风险等多种需求,其中稳增长已成为2022年首要政策目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物价上涨预期上行、主要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的内外部复杂情况下,2022年货币调控不存在大幅宽松的条件和操作空间,但仍会保持灵活适度,维持偏松操作,加大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的力度,助力实现稳增长。市场所关心的降准和“降息”都是货币政策可能的选项。

  进一步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作用

  近期央行多次强调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的“稳字当头”主要体现在货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综合成本稳中有降三个方面。前瞻性体现在货币政策对市场流动性的精准调节,提前布局以满足市场主体对资金的季节性需求。有效性体现在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能力,同时也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022年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宽裕。2022年稳健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偏松操作,全年可能会小幅降准1至2次。2021年共有两次降准,一次是在年底。考虑到降准效果显现需要一定时间,下一次降准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2021年1月至11月金融机构存贷比维持上行趋势,年末降准后有所改善。自2014年以来,存款增速持续低于同期贷款增速,存贷比有持续扩大趋势;随着2022年初信贷大规模投放后,金融机构存贷比又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提出进一步调整的要求。降准可以有效地改善银行负债状况和增强信用扩张功能,同时也会提升银行购债能力,配合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助力稳增长。2022年央行会适度增强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工具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力度,增强前瞻性与精准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根据预测,2022年社融增速有望维持在10.5%至10.9%之间,M2增速有望维持在8.5%至8.9%之间,较大可能与名义GDP增速保持基本匹配。

  2022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功能。一方面发挥其直达实体的良好政策效果;另一方面做好“加法”,增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进信贷结构优化。保民生、保就业仍将是政策目标之一,2022年央行将继续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对三农、小微、民营企业、先进制造业、信贷增长缓慢省份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与区域的支持力度。2021年年底央行已发放第一批855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2022年将进一步发挥其在支持碳减排领域的总量、价格与结构优势。2022年初央行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工作也已部署实施,今后将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小微信贷增长,助力实现保就业、保收入、稳增长目标。

  LPR仍存下降可能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仍将是2022年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2022年央行会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政策传导渠道,继续完善贷款市场报价机制,持续释放LPR改革红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近期多家市场机构提到“降息”观点,多认为要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或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有关降息的理解过于泛化。需要注意的是该两项利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降息。降息通常是指对金融领域有全局性和方向性影响的政策利率的调降,如我国长期推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降。若从此严格意义上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降息,即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很小。在存款增速与信贷增速差有增大趋势、银行负债状况持续偏紧的情况下,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会削弱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与证券、保险、大额存单等其他相对高门槛的投资产品相比,银行存款具有低收益的劣势。鉴于银行存款主体结构状况,调低存款基准利率会损害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共同富裕的政策背景下,调降存款基准利率需要慎重。2013年央行建立了利率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设定上限,有意保持存款利率基本稳定。2021年6月央行将自律上限由“倍”向“点”调整,表明了监管方面希望存款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相对平稳的意愿。当前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报价机构可以根据供需自行调节,LPR下调是商业银行的自行报价得出的结果,因此不可能再调整贷款基准利率。2022年,在降准、再贷款运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条件下,经过央行的窗口指导,LPR仍有一定幅度下降的可能,从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2022年央行如若下调OMO利率或MLF利率,较大可能会选择在一季度,且仅下调5BP至10BP,借此推动报价银行下调LPR利率5BP至10BP,刺激信贷需求,促进中长期信贷增长。一是一季度是全年信贷投放的峰值,跨年资金需求也相对较大,市场具有较大的资金需求,且一季度基数较大,下行压力明显。二是美联储加息的市场预期进一步提前至3月,加之国内2021年12月CPI与PPI同比回落,通胀预期降低,一季度将成为较好的操作窗口。三是作为中长期政策利率,下调MLF利率将会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达到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效果。四是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成本仅下降2BP,预计四季度融资成本也难以出现较大降幅,如2022年一季度政策利率下调,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五是2021年12月降准所释放的1.2万亿元长期资金尚未完全运用到实体经济,对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集中体现在2022年,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MLF利率从而推动LPR大幅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下调5BP至10BP可能较为合适。

  关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货币政策在2022年会关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2022年央行将会进一步规范债券市场发行条件,强调债券发行主体责任,改善发债环节,促进债市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稳增长仍需合理安排房地产行业信贷与发债行为,适度增加优质房企开发贷、并购贷与债券发行,保障市场供给,支持居民购房刚需。

  2022年稳健货币政策还需考虑从多个方面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多渠道稳信用,助力稳增长。一是要创新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结构性应用,发挥其在总量、价格、结构三方面的优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购债或发放贷款加大对国家重大基建,尤其是新基建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进行房企开发贷款投放和居民按揭贷款投放,以保障住房供给和居民合理购房资金需求。四是合理调节相关政策,促进已收缩5年的银行表外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五是推动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六是合理优化上市审批流程,规范发债程序,鼓励更多的“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七是持续推进金融开放,适度放宽金融业务范围,提升金融市场吸引外资的能力,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引进先进的金融规则、标准与管理理念,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八是关注传统能源、高耗能等行业的转型风险,重视甄别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等领域的项目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