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还有几道坎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经济参考报》12日发表周武英撰写的文章《自动驾驶商业化还有几道坎》。全文如下:
如果说,前几年全球自动驾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那么在各国政策推动之下,随着与自动驾驶相关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运用场景的展开,自动驾驶时代正在愈行愈近。不过,目前这项技术的运用距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并非只有一步之遥,但已呼之欲出。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多国已经开始进入实际测试阶段。比如,德国首都柏林拥有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市中心实测路段,但全长仅3.6公里;福特已经在迈阿密、底特律、华盛顿特区、匹兹堡、加州帕洛阿尔托和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多处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北京则刚刚宣布百度Apollo Park正式建造完成,这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而去年,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在武汉正式揭牌。
但自动驾驶的测试并不等于很快就能投入商业化运行。目前,各国基本都是在一个特定区域进行自动驾驶的测试。这些为自动驾驶专设的路段和区域和现实中的道路仍有相当大的区别。在这些区域或路段,通常是搭载着各种智能公路的基础设施,需要全覆盖无线通信网络、监测系统等,为自动驾驶提供信息支持。大数据、5G、人工智能、新能源充电等技术都将集成其中,加以体现。
目前,在结构化、封闭化道路上的驾驶成功并不一定能保证在开放的、复杂的场景中成功;有明确的背景、特定任务、需要辅助性驾驶的无人驾驶正在走向成熟,但是要实现完全自主的无人化驾驶仍有不少挑战,需要前沿技术本身及其跨界融合走向成熟。同样,从载货场景过渡到最后的载人商用,也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未来,当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时,首先需要有大量符合要求的基础设施,这需要大量投入。中国国内计划建设的为2022年举办的亚运会服务的“超级高速公路”预计每公里建设费用超过4亿元,这样一条160多公里的道路也主要只是被赋予试点和探索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当然成功以后,也可以逐步从为货车服务过渡到为客车服务,进入商业运营。不过,要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需要的不只是一条超级公路。
除了道路建设外,其他研发也需大量投入。各国政府已经纷纷投入重金,并推动向民间投资开放这一领域,以期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充分利用好研发资金,提高研发速度,大型跨国企业也在纷纷联手合作。比如,德国大众对Argo AI投资26亿美元,和福特分摊自动驾驶开发费用。
从技术角度看,仍需要大量的提升和磨合时间,使自动驾驶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除了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外,还要保证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比如,5G有望为汽车行业的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带来颠覆性改变。全球5G技术虽然已经在去年进入商用时代,但仍需解决覆盖网络范围、信号稳定性、价格等问题,尤其是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5G技术,相较于目前手机应用场景中的要求也将更高,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发展。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言,最为重要,最为人关注的是其安全性问题,而且只有比人类自己驾驶汽车更为安全,自动驾驶技术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美国特斯拉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汽车企业,对自动驾驶也十分热衷,但也常有事故消息传出。特斯拉宣称今年将很快推出全自动驾驶,不过6月1日,一辆开启Autopilot驾驶辅助的Model 3撞上了一辆已经侧翻的货车,过程中Model 3并没有采取任何减速或者转向避让的动作。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杰茜卡·奇基诺表示:“即使自动驾驶汽车的反应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我们仍然会看到一些问题,它们并不能一直做出即时反应。”“自动驾驶汽车不仅需要完美地感知周围的世界,还需要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反应。”
一份咨询公司的报告估计,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有望在2025-2026年完成。尽管有种种挑战横亘在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自动驾驶已经进入产业化前期,实现商业化也已经进入部分国家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