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主营农机金融租赁公司筹建 洛阳银行拟主发起设立

乔加伟 郑慧21世纪经济报道

  乔加伟 郑慧

  4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在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措施上,特别提出要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新获悉,近期,国内第一家以农业机械设备租赁为主营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已在筹备过程中,主发起人为洛阳银行,总注册资本拟为6亿元,在前期与银监大量沟通基础上,目前,该金融租赁公司相关申设材料已报至监管部门。

  “此前,银监部门发布了一份支持河南金融发展一揽子计划,其中一项就提及,在相关条件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监管部门支持洛阳银行筹建金融租赁公司,这促使洛阳银行加快了发起设立的前期准备进程。”一位接近洛阳银行管理层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专营农机、兼顾其他

  中国银行业协会融资租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丛林此前曾表示,目前国内农业机械化率在49%左右,未来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提升至65%,按照世界上该行业的渗透率计算,市场容量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在国外成熟租赁市场,农机设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租赁物。不过国内农机租赁业务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例如,截至2011年初,国内17家金融租赁公司农机设备租赁余额仅有数亿元,且基本为融资租赁形式。

  “银监会管理下的金融租赁公司,农机设备租赁业务有所开展的为信达金融租赁、农银租赁几家,但即便从这几家公司看,农机设备也均不能算主要租赁物。”一家外资租赁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作为粮食大省,河南农业机械使用和生产均处于国内前列。例如,来自河南农机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河南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5%,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5362个,拥有农机具32.6万多台(套),位于全国第一位。

  事实上,近些年,河南省一直在寻求金融机构与农业、农机的结合,其中包括农业保险公司、农机租赁公司等的设立。在此背景下,以洛阳银行主发起成立金融租赁公司成为河南主要金融工作之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河南银监部门专门赴洛阳银行调研金融租赁公司组建情况,其中就提出“要牢记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目的和宗旨,支持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率”。

  对于筹建中的金融租赁公司定位,河南银监局予以明确,“将金融租赁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专营农机、兼顾其他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为了提高在农机租赁领域的专业性,此次金融租赁公司还将由国内老牌农机国企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集团”)进行参股,后者拟出资金额为人民币1.1亿元,持股比例约为18.34%。

  一拖集团总部也位于河南洛阳,曾为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现为一家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拖拉机、压路机等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前列。

  不过,上述外资租赁公司负责人也提醒,国内农业经营者实力相对弱,一方面,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应对能力不强,农机租赁风险控制难度大;此外,也造成承租人分散,运营管理成本高。

  金融租赁扩容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知,在今年年初监管会议上,河南银监局局长李伏安表示,河南省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个不平衡”,其中一个是机构发展不平衡,即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尚未组建。

  “(河南银监局2014年)指导有关银行业机构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探索建立消费金融公司。”李伏安透露。

  洛阳银行是不二选择。据了解,洛阳银行为河南省内首家达到银监会2级监管水平,也是省内连续3年以上达到监管2级的城商行。而城商行只有达到上述要求,才可以设立基金公司、金融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

  不过,根据洛阳银行近期披露的2013年业绩显示,截至去年末,洛阳银行总资产977亿元,净利润15.06亿元。横向比较来看,在国内城商行中,洛阳银行仅处于中等规模。

  上述外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认为,随着2013年以来,成都农商行、哈尔滨银行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获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发起主体已由大中型银行扩展至更广泛的城商行群体。

  更大的利好来自于2014年3月最新颁布、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其对金融租赁发行主体进行了放宽,其中对银行发起人要求为总资产不低于800亿元。

  “预计新办法出台后,金融租赁公司的数量将继续增加,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