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建材联合会为促进中国建材产业的对外投资与合作,从引领、协调、服务的角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认同。中国建材联合会牵头于10月17日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大会暨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大会。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建材联合会秘书长孙向远。
记者:中国建材联合会于10月17日召开第二届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大会暨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大会,可否请您就召开这次会议的主旨做一个介绍。
孙向远:非常感谢媒体的朋友们对中国建材产业“走出去”的关注。中国建材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是中国建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总结第一次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大会以来两年多的经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实质性的推进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
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逐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建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对“走出去”的各种需求也更趋具体化,联合会承接的政府部门下达的项目也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将对接国家相关部委,为企业提供最新政策;对接有关国家驻华机构和国际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相关国家对建材的需求及合作项目意向;对接进出口银行、中信保、银监会等金融机构,取得金融机构对建材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持;组织发起中国建材“走出去”产业基金,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成立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协调企业有序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通过此次会议,一是进一步统一认识。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适应了去产能、补短板、发展新兴产业的新需求,是建材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携手与会代表共商创新发展模式,不以过去国内发展的模式走向国际市场,探讨用五大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方式与思维方式,发展靠创新驱动、技术引领,发展目标定位在向高端发展,把资源、能源、环境、绿色作为发展宗旨。二是使行业、企业进一步了解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机遇,了解在在对外投资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特殊情况,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享“一带一路”的最新政策和经验,让更多企业全面了解国家对“走出去”投资和产能合作方面提供的保障和支持,并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三是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成立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聚合多方资源,畅通信息渠道,搭建建材企业与金融、标准、检测认证等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围绕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角度的合作。同时,进一步加强“走出去”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国际化战略咨询、信息、渠道和项目对接、金融、跨境电商、传媒、供应链、标准、检测认证等全方位服务。四是启动具体项目,推进“走出去”落地实施。此次大会将组建项目推进组,对项目实施展开论证,启动孟加拉砖瓦产业升级项目、孟中印缅走廊项目和东盟项目,并开展相应合作对接。引导建材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记者: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批准由联合会组建成立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请您就联盟情况做下具体介绍。
孙向远:随着行业“走出去”战略布局和工作定位的日益清晰,成立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也具备了条件。联合会根据建材行业品种多、企业多、中小企业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等特点,认为有必要从汇集行业整体力量,发挥行业整体优势的角度出发,组建“走出去”联盟。在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应运而生。同时该联盟将作为发改委正在筹备设立的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建材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组建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旨在着力推动建材企业抱团出海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建材行业设计、施工、产能、装备、技术全方位输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各类建材企业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同时通过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进一步规范建材企业境外经营行为,推动建材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联盟将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整合建材行业和社会上的相关资源,建立建材产业、企业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协同服务平台,为联盟各成员单位提供国内外政策信息、国外市场分析和项目对接服务;建立标准协同平台,将我国建材标准体系与当地标准规范对接,为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标准保障;建立“走出去”产业基金,为有意愿“走出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合理利用国家担保、金融方面的政策,为企业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配合政府部门,加强行业自律与境外建材合作项目协调,促进建材企业间以产业链合作形式“走出去”,推进建材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
我们将以联盟为纽带,实现国际市场合作信息的互联互通,携手推动建材工业国际产能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建材走出去。同时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到联盟之中。
记者:建材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走出去的十二个行业之一,请您介绍下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孙向远:建材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实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必然。近年来,随着建材工业技术装备的不断进步,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行业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海外并购,境外合资合作等方式,建材行业在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互利合作、获取新技术,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和运作大型项目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建材行业“走出去”的方式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产品出口、网点营销、技术装备出口、工程总承包、海外投资建厂。目前,我国建材工业的国际产能合作已经由以产品为主开始向资本阶段跨越,在境外建立建材专业园区的模式也进一步带动建材企业出口产品和技术,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目前建材走出去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逐步创新。
据统计,目前中国建材工业已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多种形式的贸易往来,开辟了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总承包、技术服务、劳务合作等业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建材在产品贸易出口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5年我国建材对外贸易额达到383亿美元,是2010年的2倍。除了传统的产品和设备出口之外,随着我国水泥、玻璃、玻纤、陶瓷、石材加工以及墙材等产业的成套技术装备达到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材企业已经能够为国外客户提供成套设备的一条龙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服务。大型建材企业对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境外收购企业、投资建厂步伐明显加快,已涉及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墙体材料、石材等多个行业。尤其是在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50%。我国建材企业还加大了建材与电子商务的合作,以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支持建材“走出去”。以中国建材集团、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福耀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建材企业集团,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我国建材业“走出去”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记者:我国企业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时面对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最后您能否针对建材企业在“走出去”方面,提些什么建议?
孙向远:从整体情况看,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国际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机遇与风险并存;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不安,政策稳定性差,投资合作面临不确定性,安全风险加大;世界经济还处在复苏过程中,企业在境外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风险增加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中国建材行业要想在海外市场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一,是要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与目的地国展开合作,将高质量的国内产能与国外进行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有优势的产业有序地到国外发展。二是推进企业由产品和技术装备出口为主,向金融+服务+运营一体化输出转变,由贸易合作为主向产业合作转变,形成完整的服务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综合价值。三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构建建材企业“走出去”评价体系,以有效引领和协调建材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确保优势产能走出去,维护中国建材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四是根据国际产能合作需要,联合会将组织国内专家、企业、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到建材国际标准制修订中,鼓励建材企业的标准国际化创新,与合作国对接建材标准和应用标准体系,通过产品、装备和投资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打破建材企业在走出去时的贸易壁垒。五是着重鼓励建材企业抱团出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建材园区,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从产品生产到深加工,到工程应用的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密切配合的系统。带动中国建材行业技术、装备、管理等系统性服务走出去,为目的国的建设提供材料及工程技术服务支持。
中国建材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国内有利于“走出去”的时机,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在前一段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机遇、周密谋划、科学决策、开拓进取,努力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创造新业绩, 实现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宏伟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