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共谱“成长计划” 科技金融书写“皖美”答卷

张勤峰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为中心,方圆三公里之内,有软件园、集成电路园、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大小十余个产业园区,安徽福晴医疗装备有限公司和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均坐落于此。

  徽州大道与庐州大道之间,徽商银行总部、中国农业银行客服中心、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工商银行(合肥)后台中心……多家总部级金融机构比邻相望。

  2022年11月,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落地。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进安徽省合肥市看到,试验区创新气象盎然,金融活水涌动,一系列创新制度性安排有效促进科创金融供需良性循环,科技与金融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融合持续加深,愈发成为“科创之都”的又一鲜明形象。

  共同成长 塑造科创金融新模式

  “‘强’磁多理 ‘大’有可为”——步入福晴医疗的展厅,一行标语引人注目。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系统、分立式术中磁共振系统、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移动磁共振诊疗车……中央展台上陈列的产品模型,莫不与“磁”有关。一旁的陈列墙上,“挤”满了各式奖杯、证书,其中一张证书上赫然写着“2023年度合肥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

  人们常说的“核磁共振”检查,便是磁共振设备常见的应用场景。早些年,国内磁共振设备市场基本上被西门子等国际三巨头垄断,现如今,磁共振“国货”已经出现在不少医院、体检机构里。“我们已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高端磁共振产品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福晴医疗财务总监李付学说。

  “在与企业对接之后,我们看到企业有技术、有市场、有规划,两周内就给福晴医疗批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中国农业银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行长姚奂说,“我们愿意为像福晴医疗这样的潜在‘独角兽’或‘瞪羚’企业‘雪中送炭’,陪伴他们发展壮大。”

  “那时,公司A轮融资的钱花得差不多了,是最困难的时候,农业银行基于对公司科研能力的信任,为我们做了一笔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李付学回忆道,“这也是我们获得的第一笔银行贷款!”

  早介入,长陪伴。姚奂介绍,支行与福晴医疗已签订“共同成长计划”,后续将根据企业的经营规划持续提供金融服务。

  所谓“共同成长计划”,是指银企双方通过签署“贷款合同+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企业可在更长期限、更高额度、更低成本内获得稳定融资支持以及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签约银行则享有开展存贷款、资金结算、股权投资、债券承销等业务的优先权,从而实现银企共同成长。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共同成长计划”,正是为了解决科创信贷风险收益不匹配的主要矛盾,满足科创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融资需求。

  徽商银行自贸区合肥片区支行行长张书果介绍,该行与万豪能源签订的共同成长协议,约定了银行加大对企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则将主要日常结算账户和未来IPO上市募集资金账户优先开立在该行。

  “共同成长”并不限于银企两方,而是强调银企、部门、政策、业态“四个联动”的“大成长”理念。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专门设立了“皖美伴飞”共同成长计划专项再贷款额度80亿元,定向为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央行资金支持。

  “共同成长计划”不仅在合肥“科创圈”做出了名声,更已成为安徽省科创金融的一张名片。“‘共同成长计划’受到金融机构和企业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安徽全省90余家银行加入“共同成长计划”,签署协议户数9000多户,发放贷款1400多亿元。

  “共同成长计划”也在“成长”。上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推动“共同成长计划”提质扩面,通过实施“共同成长计划+专业能力提升、业态融合共生、零售业务拓展、政策保障赋能”等专项行动,着重在股权投资优先权可交易可变现、多业态共享合作、支持科技人才、加强履约保障等方面推深做实。

  联动“朋友圈” 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上市企业而言,综合金融服务已成为一种“刚需”。

  “中信银行为我们提供的是综合金融服务,包括传统固定资产贷款、日常综合授信、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等。”晶合集成董事会秘书朱才伟说,从流动性贷款、长期贷款到进出口业务,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已深深嵌入公司的诸多业务和成长过程。

  近期,晶合集成向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由中信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发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这意味着晶合集成将在债券融资上实现零的突破。

  “中信银行参与制定了发行中期票据的相关方案,用好资本市场这个直接融资渠道。”朱才伟说。

  除导入更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发动“朋友圈”也是提供“综合服务”的含义所在。“对晶合集成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他们需要的不单单是一笔贷款。”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国企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丁宁说,中信银行利用中信集团全牌照优势服务企业,协同证券、信托、保险、股权投资等机构,提供覆盖广泛的金融服务,还能够引入中信集团的实业板块,助力企业开拓业务、发展壮大。

  商业银行主要侧重于为科创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同时,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有效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风险。证券公司、股权投资等机构通过提供上市辅导、保荐承销,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元的融资渠道。地方金融组织在提供本地化、特色化的中小微科创企业融资服务方面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且以自有和财政资金为基础,在科创金融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对抵押物的要求低,形成对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科创企业的有力补充……

  合肥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发展科创金融时侧重点不同,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构成科创金融发展的多维支持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科创企业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

  此外,打造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和平台,也成为科创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了解到,为促进科创企业融资供需两端精准高效对接,合肥市创新实施“科创出题、金融答题”工作机制,打造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政策服务、路演直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为4535户科创企业提供授信604.4亿元。

  联动“朋友圈”,构建“生态圈”,“金融圈”主动、深度服务“科创圈”,是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一项突出特征。

  “敢、愿、能、会” 建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科创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大、周期长、轻资产、无抵押等特点,让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和风控逻辑很难适用。从合肥的经验来看,要实现科创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双向奔赴”,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如何敢贷、愿贷?“这几年,我行将科创金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不良贷款容忍度、尽职免责条款、容错机制逐步完善,大家敢做也愿意做。”姚奂介绍,截至目前,该支行累计服务近700户科创企业,综合授信约455亿元,科创属性的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近七成。

  何以能贷、会贷?丁宁介绍,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在行内针对每一个产业都成立了研究小组,涉及半导体、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行业,研究这些产业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信贷业务营销和风险把控的全过程。

  有针对性地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也有助于解决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科创企业融资可得性。记者调研了解到,合肥市专门设立合肥市征信有限公司,依托政务数据,运用智能化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打造出科创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研值分”。目前,“研值分”已在合肥10家金融机构接入应用,支持科技型企业获得授信64亿元。

  结构性工具的牵引、风险分担机制的完善则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成本,免除后顾之忧。

  今年4月,人民银行创设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人民银行安徽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设备更新项目清单、科技型企业首贷户名单已全量向银行推送,相关部门正在指导银行积极对接,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具体融资方案,确保实现项目、企业融资对接全覆盖、无死角,尽全力争取政策工具在安徽落地。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方面,上述负责人介绍,安徽省设立2亿元贷款风险补偿引导资金,累计撬动科技型企业贷款1638亿元,服务企业2.1万户次;同时,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合尽调、分保联保,推动担保机构提供高质量群团化融资担保服务,全省科技担保额累计达1120亿元,覆盖近50%的科技企业。

  创新不止,未来可期。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各部门将继续支持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授信评价、抵质押模式、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科技、产业等政策配合,促进更多制度性创新成果落地,为推动安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