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做孕育优质科创企业的摇篮
“今年1月份我去瑞士达沃斯参加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那个时候港股市场的表现比较低迷,我以为可能没有什么人理我,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向记者回忆了她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的情景,“当大家知道我来自中国香港的时候,很多外国投资者都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港股市场的最新情况、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等等。”
在陈翊庭看来,港股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从未减弱。她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香港市场将持续发挥独特优势。未来,港交所将继续在上市政策、交易机制、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发力,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做孕育优质科创企业的摇篮。同时,帮助境内投资者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
积极信号涌现
开拓多元广阔的融资渠道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正在被挑战?在采访中,陈翊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她表示,尽管近两年港股市场因为受到宏观、地缘等方面的影响表现较为疲软,但港股市场一直都是国际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金融中心之一。
“现在有一个词叫‘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非常能概括很多海外投资者的心态,毕竟在港股市场内有一大批估值非常便宜的优质标的。”陈翊庭表示,市场的回暖趋势已经肉眼可见。2023年第四季度,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大约为900亿港元。今年5月份,市场平均日成交金额回升到1398亿港元。此外,互联互通方面的资金交易也非常活跃。近两个月,北向资金与南向资金的交易金额均处在较高水平。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陈翊庭认为,短期来看,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港股市场焕发活力的支持性政策,比如国务院颁发的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等。长期来看,海外投资者在中国资产方面的配置比例仍处较低水平,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频获青睐,海外资金持续增配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水平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扩张趋势。
谈及此处,陈翊庭提到,在去年3月,港交所设立特专科技新章节,为已商业化和未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大幅放宽收入门槛等上市条件。今年6月,首只特专科技新股、内地AI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最新一例。陈翊庭预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的优秀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直面挑战
敢于做难而正确的事
但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国际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香港市场亦不例外。
陈翊庭特别提到了各大交易所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她表示,随着投资者对交割时效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交易所必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我们当然可以依靠第三方技术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但这些供应商通常不会帮交易所量身定做。所以,使用他们开发的平台时,我们往往很难依据自身需求对系统进行调整,也会影响我们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速度。久而久之,如果各家交易所都使用了类似的平台,我们就无法拥有与其他交易所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今年4月,港交所宣布开发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ODP),以进一步提高交易、清算和风险管理能力。公开数据显示,衍生产品市场是香港交易所多元化业务中增长较快的业务之一,交易量在2022年和2023年均创历史新高。“技术系统的开发周期会比较长,但我认为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我们有信心在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提高市场服务能力。”陈翊庭说。
明确战略重点
做好连接纽带
据陈翊庭观察,目前内地投资者仍然在寻找多元化配置海外资产的渠道,而海外投资者也在寻找更多优质的中国资产标的。“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已经成功运作了10年,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高效和便利的基础设施。”陈翊庭说,“我们要始终把连接内地与世界作为我们的战略重点,不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提升市场活力和流动性。”
4月30日,香港比特币现货ETF、以太坊现货ETF登陆港交所。此举被业内称为香港金融史上的重大时刻。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亚洲市场上首次推出此类产品。
当提起这一事件时,陈翊庭表示,在竞争和动荡加剧的国际环境中,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港交所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在未来,港交所会不断丰富资产类别和产品种类,方便投资者更好地管理资产组合和对冲风险。
此外,陈翊庭表示,会持续聚焦新兴业务领域,例如碳市场及数据业务。在她看来,在股票、债券和衍生产品的交易及结算等传统交易所业务之外,碳市场、ESG产品、数据分析等新兴业务领域也存在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