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青岛西海岸新区:绘好经略海洋蔚蓝图景

张武岳 李志浩 经济参考报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吸引大院大所和高校“亲海办学”,加强院地合作,打造面向世界前沿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10年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3.38亿元,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其中海洋生产总值约2000亿元,年均增长14.9%,经略海洋的蔚蓝图景日渐铺展开来。

  在海洋科技创新的“源头”处发力

  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该装置是集成了海洋一体化监测系统、数据集成平台、机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数智化”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付文说,这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设计排水量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助力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

  “海葵一号”仅仅是西海岸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承担起“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使命。当地围绕“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向海开放、生态养海、陆海统筹”的发展思路,将“科技兴海”放在首要位置,率先组建工委(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海洋科技资源,协同激发海洋科技创新活力。

  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说:“一个区域能否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取决于‘源与策’两个方面。建源,本质上是科技创新;施策,就是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眼下的西海岸新区,正全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建源”和“施策”。

  为了在科技创新的“源头”处引水,2022年6月,西海岸新区制定实施《关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向全国院所发起“征集令”。一方面加强院地合作,培育引进以涉海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88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入驻,开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定向吸引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基地等高校“亲海办学”,并鼓励驻区高校成立海洋学院、设置海洋相关专业,一批跨学科的海洋大科研团队“集结成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表示,国家级新区与大院大所优势互补,西海岸新区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推动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聚焦新海工产业、海工高端人才和海工高端装备,打造起海工协同研发综合体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创新的火种一旦被点燃,就会迅速蔓延至每个角落。随着科研院所、高校频频落户,一批海洋类高精尖科技项目立项,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揭牌启用,共同体成员单位突破100家,2023年共同体突破重要关键技术及获得重大科技成果25项。

  2021年,西海岸新区校城融合办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高校校长基金”,截至今年3月,共向16所高校拨付基金8000万元。“高校校长基金”支持高校创建、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中试研究中心等重点人才科创平台65个,集聚重点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人才1117人,撬动社会资金22.63亿元,带动企业新增市场产值26.34亿元。

  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说:“新区不断集聚高端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区涉海高校达到12所;累计引育海洋人才7.6万人、合作的涉海院士达到27名,为海洋科学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前行

  科技创新不断为产业发展“造血”。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把握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锚定“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航运贸易金融、临港加工、海洋冷链、海洋科教服务”六大现代海洋产业,引导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紧密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从西海岸新区胶州湾海底隧道驶出,海西重机、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等5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依次在眼前排开。这里是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已形成以船舶海工制造为龙头、配套产业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

  站在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门口,总占地面积110亩的一座大型现代化工厂赫然屹立在眼前,它是西海岸新区涉海设备制造的“链主”企业。这家公司为解决海上施工作业装备中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效电动动力源的应用需求,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从研制矿用电机延伸至涉海设备。“目前,我们已研制成功3款海上施工作业装备中的电机及变频调速系统,解决了我国海洋施工作业装备关键部件‘卡脖子’技术难题。”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利说。

  逐梦深蓝,西海岸新区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团队合作,将其30年潜心研究的海洋寡糖成果实现产业化,从生产工业级产品,转型生产食品级、海洋生物医药级高附加值产品。”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副总经理程跃谟说,青岛国际寡糖制备中心项目与管华诗院士“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原材料供应实现了强链组合,成为院士团队和地方民企合作典范。

  院企合作不仅带动海藻制品迈向高端,也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23年6月11日,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抗晚期实体瘤新药“注射用BG136”正式启动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17个海洋创新药。

  围绕航运、贸易、金融产业耦合发展,西海岸新区正加快建设航贸金融合创新基地,实现三者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据了解,今年底,航贸金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一期将全面建成。预计2025年末,新入驻航运贸易金融各类企业将超1000家,并引进航运物流、贸易、金融各类人才,实现百业百花齐放、千企集聚发展、万人创新创业。

  在这股热潮中,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一批批标志性、根植性的海洋新兴项目在西海岸新区落地并发挥重要价值,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在向海开放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增势

  西海岸新区深耕向海开放,以“双港口”建设为基础,在依托青岛自贸片区推动全球供应链资源集聚、加快国际经贸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随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西海岸新区成为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的地区,为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争夺国际话语权提供保障,实现了更深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向海开放,港口先行。港口是西海岸新区向海开放的基础,西海岸新区以青岛港的前湾港、董家口港等重点港区为突破口,加快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前湾港区南岸,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坐落于此。目前,码头桥吊平均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每小时,平均每1秒就有1个集装箱进出,已连续9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在毗邻董家口港区的董家口化工园区,海湾集团、金能化学等企业生产的高端化工产品也通过港口送至世界各地。

  在新征程上,自贸区建设与经略海洋战略叠加,释放出强大的蓝色动能。作为国家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西海岸新区积极探索青岛自贸片区更高水平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黄河流域“9+2”区域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供应链产业集群。

  如果说港口建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青岛自贸片区建设是提升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抓手,那“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就是西海岸新区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简称“海洋十年”)计划,为我国在海洋领域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

  2023年2月,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三方共建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运行。有关人士认为,青岛已成为“海洋十年”的国际中心,希望日后能和青岛有更多合作交流,为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挑战,实施海洋生态治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4月3日,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中国海洋环保项目“蓝色循环”创始单位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与“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海洋十年蓝色循环全球执行中心”,动员各方对全球尚未得到有效管理的15万公里海岸线进行治理,共同助力实现联合国“海洋十年”目标。

  据介绍,“蓝色循环”项目构建起海洋塑料废弃物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实现了海洋塑料“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可视化追溯,为海洋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

  “海洋十年蓝色循环全球执行中心的成立,将持续推动西海岸新区海洋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建设,带动海洋大数据、海洋可再生资源与能源利用等新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张海波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