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郑商所牵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探路“期货+气象”业务模式 三方合力推进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

王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证券报记者6月2日获悉,郑州商品交易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5月31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期货+气象”业务模式,更好服务金融强国、气象强国建设,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绿天鹅”飞起

  暴雨、洪水、高温、极寒……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呈现增加趋势,引发各方关注。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绿天鹅”概念,强调与“黑天鹅”一样,气候变化这一“绿天鹅”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且较之“黑天鹅”风险更高,将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极端天气事件是未来10年内影响最大的风险来源。

  在此背景下,利用天气衍生品管理风险的需求明显增长。从国际市场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已推出挂钩气温指数的天气衍生品,为相关企业管理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2023年,该交易所天气期货、期权成交量之和首次突破50万手,较上年增长2.6倍。

  “环球同此凉热”。我国是世界上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天气广泛影响农业、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经济安全平稳运行面临风险挑战,实体企业对分散和转移天气风险的需求愈加迫切。以农业领域为例,《中国气候公报(2023)》显示,2023年全国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5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06亿元,急需天气指数和相关衍生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为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郑商所立足自身品种优势,持续拓展服务领域,长期跟踪并积极寻找“期货+气象”领域的切入点、着力点,将“推进天气指数编制与应用、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列入“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21年6月,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天气指数编制与应用、天气衍生品研发上市、“期货+气象”复合型人才培养等系列合作。

  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已现雏形

  三年来,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挥各自优势,扎实开展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编制方案,进入技术开发阶段。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集“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于一体的气象数据服务权威机构,拥有种类最全、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时效最高的气象资料,凭借几十年的气象信息业务运行和技术保障经验,在气象数据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郑商所与之开展战略合作,可充分利用我国气象数据的第一手资料,保证指数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抗操纵性。

  在指数编制过程中,研发人员借鉴境内外气温指数编制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广泛走访46家行业企业的基础上,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编制方案逐步形成,研发人员召开座谈会征求和吸收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国网能源研究院等7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电力、农业、保险、再保险等行业16家代表性企业的意见建议,为指数后期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专家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度高,对气候变化风险敏感,电力、农业等行业企业有较强避险需求,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科学合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指数体系丰富,制冷和取暖指数契合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最低和最高气温指数、日均和候均气温指数主要服务农业企业;二是基准城市覆盖更广,50多个基准地远超境外交易所气温指数基准地数量;三是指数基于24小时逐小时气温数据编制,更高的数据采样频率可精确反映气温变化风险,贴近能源电力行业经营实际,保障指数衍生品套保效率;四是计算方法科学,分别为制冷和取暖指数设置不同基准温度,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点;五是应急机制健全,针对指数观测站出现异常、指数观测站迁址撤站等异常情形,制定异常情况应急处理规则,确保指数连续发布。

  深化指数衍生品应用研究

  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研究推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衍生品,有利于健全天气风险管理体系,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以及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三方战略合作为契机,加强指数技术开发部署,推动指数尽快落地发布,深化指数衍生品应用研究,做好市场宣传和培育,不断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指数研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指数的发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三方可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底座+方法模型+市场需求”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长江中下游气温指数的发布,深入探索金融气象服务应用研究,拓展新能源等领域指数的研究合作。作为国家气象数据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种类最多的研究机构,多年来持续开展金融气象研究和实践,牵头组建了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拥有丰富的天气指数研发和应用推广经验。三方共同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是推动气象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下一步,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金融气象指数应用场景,围绕金融气象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开展攻关,以“技术推动”与“需求引领”双轮驱动,提升金融气象科技创新和行业服务能力,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