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质生产力应成央企加强市值管理的底座

王小伟 证券时报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前期,相关部委已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最新明确事项被业内视为推动央企持续加强市值管理的接续版本。

  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考核,将引导央企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这既有利于央企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和投资者信心回归。

  从近两日二级市场盘面反应来看,以“中字头”为代表的央企公司明显获得资金青睐。这说明,中央企业持续加强市值管理作为催化剂,引领了资金投资的新预期。

  但这背后是多元因素叠加的结果。央企资产质量稳健、高股息公司吸睛等因素都提高了资金对于上市央企的投资回报预期,引导提升资金对央企价值的认同,催生了资金对于“央企红利”的热衷。

  放眼资本市场,除个别案例外,央企、国企一直是市场化增持与回购的重要力量,也是依靠产业运营实施现金分红的重要力量。近两年来,以中航电测重组等案例为代表,央企、地方国企还成为借助资本市场优化资产布局、推进专业化整合,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无疑都是稳定预期、传递信心的基础。

  提振央企市值信心,根基依然在于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要素的优化,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应成为央企加强市值管理、夯实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底座。其间既包括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还包括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央企和地方国企中生长出类似华为、比亚迪等赛道级王者。

  当然,这个过程绝非易事,尤其会对各大主体的掌舵者提出新挑战——既需懂战略、懂管理,也需懂科技、懂创新。按照部署,相关部委将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等作为工作重点,但诸多落地层面的细节也值得重视。例如,如何提高与投资者的沟通效率,增强与媒体等第三方平台的交流,如何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等,此前的某些惯性作法,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