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创新为何“皖美”

——探寻安徽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密码

彭勇 欧阳春香 杨洁 李嫒嫒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江淮风起,创新潮涌。

  “国之重器”扎堆,在聚变能源、量子信息、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出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全球瞩目;“最牛风投”发力,从无到有锻造出“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一众战略性新兴产业,傲视群雄;“基金丛林”成形,培育出数以万计的创新性中小企业龙精虎猛,引爆市场……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安徽正在放射出独特而又强烈的光芒,其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之势。

  在“第一动力”的牵引下,十年间,安徽经济总量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3073亿元,同比增长6.1%,总量跻身全国省份前十,增速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不靠海,不沿边,资源禀赋也没有过人之处。但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安徽敢想敢干、善作善成,通过十年的努力,实现了创新领域的骐骥一跃。“安徽模式”成了社会各方探寻、学习的热点,中国证券报记者为此前往安徽,深度采访当地政府、上市公司和专家学者,试图透视创新“皖美”的秘密。

  创新“皖美” “芯屏汽合”

  秋月合肥,荷香弥漫。董铺湖畔,网红“科学岛”静卧碧波之中。随着一则“室温超导”的新闻横空出世,搅动全球科技界和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这里。

  走进位于“科学岛”西部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装置大厅,站在轰鸣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面前,参观者深感震撼。这个高11米、直径8米、重400多吨的“人造太阳”,在今年4月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腾博士说,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为了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EAST将“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环境“熔于一炉”,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

  获取无限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梦想,也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从室温超导到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桂冠”争夺战在不同赛道打响。凭借着EAST的创新,中国正在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按下“加速键”。

  EAST是安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七位,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呈现出创新“皖美”之姿。

  “大国重器”扎堆,原始创新凸显创造之美。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大平台、大装置、大院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始创新,离不开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安徽省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说,安徽全省已建在建拟建国家大科学装置12个,高居科创塔尖的“国之重器”总数位居全国前列。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诞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次实现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研制“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让中国量子算力领先全球;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有望引领下一代“秒”的重新定义。

  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科里科气”成为安徽最鲜明的气质。安徽在量子通信、深空探测、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战新”势力聚集,产业创新展现力量之美。今年8月,科大讯飞实现了星火大模型第二次重大版本升级。这家安徽土生土长的企业,在2023年ChatGPT掀起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中,快速打造出技术实力领先的国产大模型,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

  “龙头企业对于整个产业链创新有着天然的引领力。”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安徽依托科大讯飞组建省内首家创新联合体——安徽省智能人机交互创新联合体,近两年来聚集超过461万个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69.9万。“握指成拳后,人工智能的‘安徽力量’展现出更强的爆发力。”刘庆峰说。

  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增长引擎”,安徽正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为标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超过2000亿元。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4%,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小巨人”崛起,企业创新尽显活力之美。诞生于中科大实验室的中科视界,经过多年市场化产品研发,打破了高速摄像系统领域的国际垄断,在国内实现支持最高全幅4万帧/s的超高速摄影能力,自主研发的高速摄像机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科研、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

  回顾12年的创业之路,中科视界总经理苗小冬说:“时间虽然不能变长,但却可以被无限细分,细分到足够让高速摄像机看清每一微秒都发生了什么。企业虽小,但专注于创新必有所成。”

  在安徽,创新资源正在加速向中小企业集聚。2022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5272家,同比增长34.34%;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7870家,同比增长56.6%。2022年,安徽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740户,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7户,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地区第一位。

  善用资本 育树成林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安徽采访,时常感受到古老而年轻的江淮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创新势头之猛、能量之大,挟风带雨,呼啸而至。

  探讨安徽创新崛起的原因,是件见仁见智的事情。然而,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善用资本,针对不同的创新形态构建不同的投资打法,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安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对原始创新既“一掷万金”,又“斤斤计较。”近年来,安徽以最高的重视程度、最大的支持力度吸引大院大所、先进人才落户本土从事原始创新。当前,仅合肥就拥有省部级科研院所近200家。

  “安徽从不是最有钱的省份,却从来都是最舍得在科创上花钱的省份之一。”安徽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一直以来,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保持不断增加,已位列全国前十。

  安徽在原始创新上的舍得,绝不意味着让科研成果挂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而是在产业化、市场化上“斤斤计较”:发动全社会力量将最新重大成果不断用于实际,走向市场,也就是所谓的“沿途下蛋”。

  基于“人造太阳”的高精度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检测技术,相关研究人员成立了公司并成功研制出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数字CT等多款高科技产品。如今在安徽,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已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大型活动等场合。安检仪运用精准“画像”的方式,可以迅速判断安检现场是否存在违禁物品,最高精度达到1毫米,1秒内完成检测。

  在一系列成果转化政策激励下,不足3平方公里的“科学岛”,直接和通过平台孵化企业超300家,遍布安徽全省,注册资本总额逾50亿元,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带动就业逾万人。

  对产业创新既“砸锅卖铁”,又“坐地收钱”。2008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接盘”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2016年,与兆易创新合作启动总投资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开启造“芯”之旅;2020年,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押注新能源汽车……这一系列“稳准狠”的投资手法,使合肥被称为“中国最牛风投城市”。

  合肥建投是合肥市三大平台公司之一,也是一系列“最牛风投”事件的“操盘手”。合肥建投董事长李宏卓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合肥模式”善于瞄准国家政策导向,抓住龙头企业,敢于“下重注”,力争做到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

  另一方面,“合肥模式”在大胆投资之后,还注意及时退出,实现循环利用。“资本不是取之不尽的,必须流动起来,而且为把控投资风险,也要设计退出通道。”李宏卓说,合肥在京东方6代线、8.5代线项目完成投资退出时收益差不多200亿元,不仅干成了项目,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还能把赚的钱投到“延链补链强链”上,“芯屏汽合”的产业集群逐步得以形成。

  在产业投资上出新出彩的不仅是合肥。在芜湖,倾力打造的“中国视谷”目前已集聚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30余家,年产值360余亿元;在蚌埠,正致力打造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形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传感谷”……

  对企业创新既“播种子”,又“育树苗”。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兴则创新强,针对企业创新的特点,安徽打出了一套全过程、全周期支持的“组合拳”。

  在科研界有一个比喻,形容企业创新“最初一公里”的艰难:从实验室研究到形成生产力,横亘其间的是一条“死亡之谷”,无数科研成果都“死”在这条峡谷里。

  对于初创型企业,为了实现“投早投小投科创”,合肥成立种子基金,投资“未成立的公司”或成立时间小于一年的公司,希望能让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能转尽转”“能用尽用”,在“最初一公里”就介入支持。相较于其他基金,合肥市种子基金的风险容忍更大,周期更长。

  在“中国声谷”C区,安徽瑞邦数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刚拿到种子基金投资的200万元。“去年最难的时候,账面上的钱已经撑不了半年工资了。”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小娟说,获得200万元种子基金,就像雪中送炭,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对于成长型企业,安徽则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育树苗”。近期,安徽掀起设立产业基金的“浪潮”,由省级到市县两级均有布局。今年以来,安徽已设立超15支产业基金,包括总规模2000亿元的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合肥新站高新区百亿母基金等。

  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科创基金、私募基金……各路资本蜂拥而至,在安徽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打造出一座“基金丛林”。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在安徽落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39家,管理私募基金共1687只、备案规模达1.38万亿元,居全国第七位。

  “治水”有道 百舸争流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14万平方公里江淮大地日新月异,见证了安徽从经济基础薄弱的中部省份到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从传统农业大省到科技高地的高质量发展。

  资本若水,滋润万物。引导得当,枯木逢春;处置失措,泛滥成灾。从善用资本和驾驭资本的角度观察,安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是一部“治水经”。

  ——安徽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识水之明”。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制度性安排,它汇集各路资本,用市场化的方式配置创新资源。一个重视资本、善用资本市场的区域,必然是创新活跃之地。

  在合肥新站综合保税区,坐落着安徽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也是合肥首个百亿级以上的集成电路项目——晶合集成,300多亩的园区内,20万片产能的新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今年5月,晶合集成在科创板上市,近百亿元募资规模创安徽最大规模IPO纪录。从2015年公司成立到2023年IPO上市,正是凭借着资本市场的助力,晶合集成在短短8年时间,就跻身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

  科大讯飞2008年上市以来,前后进行过6轮定增,融资规模超百亿元。尤其是2015年科大讯飞对讯飞超脑平台进行融资,使得公司在认知大模型的关键技术模块上实现重要的积累。“这才能让我们快速在5月推出讯飞星火大模型。”刘庆峰说。

  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资本市场社会直接融资达1833亿元,占全省社会融资总量1.18万亿元的15.5%,创历史新高。

  安徽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在全国资本市场版图中的格局、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安徽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73家,全国省份排名第7,创安徽资本市场30多年来最好成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2年,安徽启动实施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力争到2026年末上市公司达到300家以上,5年内全省新增上市公司首发融资800亿元以上,累计实施再融资200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安徽的突飞猛进,离不开“蓄水之能”。巨大的体量单纯依靠政府补贴的力量是带不动的,还需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安徽创新要实现逆袭,必须在资本上动脑筋,在资金能级上做文章。

  为了更好发挥政府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2015年,合肥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三大国资投融资平台——合肥建投、合肥产投和兴泰控股,打造“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的融资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多年来,合肥三大市属国资在战新领域累计投入资本金超过16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2021年当年就引领了9个百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合肥。

  除了政府引导之外,安徽还非常注重撬动社会资本的力量。合肥市设立了政府引导母基金——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首年就与100余家国内风投创投机构进行了密集式洽谈,对接项目208次。

  据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数据,2022年合肥市资本到访量排名全国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有投资人说:“募资的话基本都会去合肥走一圈,有时候一周都得去好几回,经常能在高铁上碰到同行。”

  ——安徽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治水之功”。没有资本成不了事,用不好资本就会坏了事。近年来,有的地方盲目投资上项目,停摆“烂尾”退出难;有的地方大肆炒地皮搞地产,“击鼓传花”无以为继。这说明如何驾驭资本、善用资本,是考验各级政府的重要课题。

  安徽的经验是投资不靠“赌博”而靠“拼搏”。“赌博”纯粹靠运气,而“拼搏”则要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投资决策须经过科学决策和严密程序。这需要干部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坚定不移推进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以2020年投资蔚来的经典之战为例。据李宏卓介绍,在投资蔚来之前,合肥建投进行了非常全面翔实的尽职调查,也开展了非常严谨的正反两方面的推演研判,各种风险都考虑了,也准备了应对措施。

  李宏卓说,在外界看来,合肥的投资有点豪赌味道,事实上相比企业的财务报表,合肥更重视企业是不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方向,是不是能跟本地的产业链形成契合,是不是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过十年的求索和积累,今天的安徽,科技、产业、资本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创新“硬科技”的底色更加凸显。安徽证监局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安徽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24家,其中合肥19家,均位于全国前列。

  胜日寻芳皖江滨,无边风光一时新。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不断重构。江淮大地吞吐着创新和资本的能量,江河行地,日月奔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