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应用场景再“上新” 数字人民币发展有望提速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7月11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中国银行宣布,在数字人民币APP上线SIM卡硬钱包产品。安卓手机用户同日发现,数字人民币APP已具备SIM卡硬钱包功能。

  专家认为,此次新功能上线极大拓展了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的使用范围。后续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望继续扩围,迎来快速发展。

  “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SIM卡硬钱包是将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关联至超级SIM卡,使SIM卡具备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数字人民币用户在手机插上运营商发行的超级SIM卡,登录数字人民币APP,开通SIM卡硬钱包,利用手机近场通信(NFC)功能“碰一碰”即可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目前,只有具备NFC功能的安卓手机支持SIM卡硬钱包使用。

  “目前,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上述功能可在支持SIM卡硬钱包的受理场景中使用。”业内人士称。

  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具有安全可靠、使用便捷、无电支付等特点。用户在商家进行付款时,无需扫码或调出二维码,只需把锁屏状态的手机碰一碰商家POS机,即可轻松完成付款,使用更方便。此外,SIM卡硬钱包支持无电支付,手机可在断网、亮屏、熄屏、无电关机等情况下使用,无需打开支付软件,只需使用手机“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相关设置可保证资金安全,一方面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小额免密支付金额;另一方面,如果担心资金风险,可不开启小额免密,这样则需在POS机上验证密码后才可支付。如果手机丢失,用户可在另一部手机登录数字人民币APP,挂失SIM卡硬钱包,防止资金损失。

  推进目标进一步明确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稳步扩大。例如,数字人民币APP5月在“服务”栏目中新增“乘车码”功能,支持杭州地铁、绍兴地铁、杭海城际铁路等“展码进站”,标志着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乘车码”应用场景在浙江落地。

  往后看,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还将继续扩围。中国移动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广泛的用户流量,依托话费充值、生活缴费以及部分消费金融类的服务功能,联合中国工商银行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支付场景。

  中国银行也表示,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继续深化协作、联合创新,以SIM卡硬钱包应用推广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在轨道交通、民生消费、校园园区、电子商务、公共缴费、商业零售、教育培训等场景的应用,紧跟物联网大潮,为海量物联网设备赋予SIM卡硬钱包能力,助力扩展更广阔的新业态、新应用。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多地陆续推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主要目标、推进步骤及保障机制。伴随各地进一步明确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进目标,数字人民币未来三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