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扎紧篱笆压实责任 资本市场审计生态持续优化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超200家公司2022年财务报表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有关部门约谈多家临阵换审、频繁换审“专业户”;多部门发文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从严追责、扎紧制度篱笆,推动审计机构主动归位尽责的信号频频释放、愈发强烈。

  财务信息是发行人信息披露的核心,审计机构的执业质量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专家指出,随着注册制全面实施,审计质量不断提升,监管追责力度不断加强,制度设计愈加完善,资本市场审计生态也将持续优化。

  坚守底线 主动归位尽责

  全面注册制下,审计机构利用其专业能力,为监管提供依据,是防范证券欺诈造假、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环节。截至目前,超200家公司2022年财务报表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对投资人而言,这些“非标”审计意见构成了重要的投资“避坑”指南。

  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看,上述200多家公司中,55家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49家被出具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94家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7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从出具“非标”意见原因来看,多数是因审计受限,主要涉及未决诉讼、子公司问题、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控股股东等事项。

  退市新规落地以来,“非标”意见成为部分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推手。比如,*ST中昌近期公告,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已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同样触及“非标”意见退市情形的还有*ST必康、*ST银河等。

  会计师事务所对部分公司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后,监管部门也发函进一步问询或启动立案调查。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在注册制下,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审计机构对财务信息的审核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企业数量增多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有利于保护在信息获取中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持续优化行业生态建设。

  压实责任 优化审计生态

  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审计机构的“看门人”职责发挥相较过往有明显提升,但仍有一些机构守法意识缺失,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和底线,被监管部门追责处罚。“零容忍”执法态势下,监管追责力度持续加大,促进审计机构归位尽责,优化行业生态。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开出多张大额罚单。例如,财政部3月对德勤和华融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因对华融审计服务存在严重缺陷,财政部暂停德勤北京分所经营业务3个月,并开出2.1亿元罚单。2022年全年,财政部门对174家会计师事务所、418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超过前三年行政处罚总量。

  再如,堂堂所、永拓所等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出现在证监会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证监会强调,中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执业规则的要求审慎执业,认真履行核查验证、专业把关职责,为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在披露财报前期“临阵换所”的行为,引发有关部门高度关注。4月1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表示,已书面约谈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提示临近年报披露日承接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中注协提示,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相关审计业务时,要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慎发表审计意见。

  筑牢防线 扎紧制度篱笆

  全面注册制改革需要更高质量的会计审计信息。专家认为,推动提升审计质量,除审计机构主动归位尽责、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外,还应在制度层面扎紧篱笆,筑牢审计防线。

  发挥监管合力,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会计师事务所轮换、信息披露、审计委员会职责等重点事项作出规范,明确财政部门可以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问询函、出具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责令定期报告等管理措施。

  “办法从入口端为确保审计质量打好基础。”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分析,办法从多个维度强调审计质量导向,包括遏制恶性竞争、完善轮换规定、压实审计委员会责任等,有助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

  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全面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表示,审计机构通过为拟发行上市主体和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推动相关主体强化信息披露,协助监管部门把好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的“入口关”责任重大。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有关部门将严厉打击中介机构违法失职行为,持续督促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