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数字化赋能传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何昱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建议,构建数字化建筑劳务平台,促进传统建筑业转型。同时,创新科研模式,打通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数字化建筑劳务平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建筑业从业人数5536.9万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不断增强,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义光建议,“构建集劳务就业孵化、技能提升培训、数字信息用工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劳务产业园,全面实现建筑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建筑工人培训协同化、劳务用工数字化,有效规范农民工管理。”

  在张义光看来,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加速整合、优化,引导建筑工人队伍和小微劳务企业专业化转型发展,逐渐由低层次的体力型、数量型向高层次的技术型、质量型转变,从而促进专业作业企业成为建筑业的用工主体。

  张义光介绍,陕西建工集团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吸纳农民工近50万人,已成立劳务开发集团,正加紧布局建立西北首家建筑劳务产业园,着力打造“平台企业+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赋能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创新科研模式

  目前,科研成果面临转化周期长、转化途径单一等问题。同时,企业存在科研投入分散、科研成本高的短板,需要强有力的“智脑”支持。为此,张义光建议,“大力推进‘科学家+工程师’的研发团队模式,提高研发效率和效益。”

  科学家掌握前沿理论,工程师了解行业痛点;科学家擅长“前端”科技研发,工程师熟悉“后端”产品开发。张义光介绍,这种研发团队模式优势互补,可以避免研发和市场脱节,确保科研成果接地气,能落地,打通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工程师提出科研课题,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学家进行针对性研究,‘科学家+工程师’模式既能鼓励企业参与技术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又能让智力资源精准响应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需求,探索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张义光表示。

  助推科研成果落地

  张义光建议,探索由政府部门统筹全国现有的技术成果发布平台、科研需求发布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争取各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探索各平台统一整合、集中运营的可能性,实现企业科研课题和高校智力资源快速对接、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团队高效匹配,同时实现科研课题申报登记、金融机构专项支持、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技术企业孵化等功能。

  同时,张义光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对于企业的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而产生的成本,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对符合标准的科研课题给予财政补贴;针对企业投入科研课题的信贷资金,金融机构给予利率优惠。“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课题成果转化应用获得的收入,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科学家+工程师”的技术研发模式提供从课题立项到应用推广的全过程高效服务。

  谈到陕西建工的实践,张义光告诉记者,陕西建工将“秦创原”作为企业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通过“科学家+工程师”、课题研发揭榜挂帅等方式,发布课题22项,研发团队全部由“科学家+工程师”组成,已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及工程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