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财经政能量】5G用户多少了?新产业亮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黄浩 新华网

  在2021年我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增长引擎的工业具体表现如何?

  1月20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5.5%;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全年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7.7%。全年新增5G基站数达到了65.4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了5.18亿户;

  ……

  在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良好,成绩喜人,也来之不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要素趋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着力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陆续发布实施了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十四五”规划,统筹施策,达到了保主体、稳投资、促消费的目标。

  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就此,田玉龙解读了2022年工业经济运行的重点:工业经济发展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目标,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当日,工信部还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汽车产业“缺芯”?

  多措并举,保障要素供给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各行各业都陆续面临着“缺芯”的问题,对全球产业发展业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国内许多家车企因此出现了减产或短期的停产问题。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针对汽车“缺芯”的问题,工信部一直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将多措并举保障芯片供应,维护汽车工业的稳定运行。2022年,一方面,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鼓励国内外的骨干企业统筹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供应能力;另一方面,将做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力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全球合作共赢、共生发展的产业体系。

  此外,工信部还将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着力解决企业“缺柜”“缺工”等问题,加强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协调,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疫情变化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下大力气安全施策

  针对现在国内疫情出现了多点散发的情况,田玉龙表示,部分城市采取了一些管控,可能在短期小范围内对部分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一些局部性影响。但他强调,这些影响都是短期的,而且是有限范围的,对宏观产业链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田玉龙分析称,将通过坚持疫情防控政策,再加上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施策更加精准有效,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他指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2022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中小企业扶持延续?

  强化政策供给,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

  用电监测大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小微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6%。其中,49.4%的企业用电量超过了上一年的同期水平。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陈晶表示,用电量是衡量企业活跃性的重要测度指标,上述数据契合了2021年我国工业中小企业的成绩单——按工信统计数据,2021年,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20.7%和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和17.1%。他分析,2022年,中小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着外部产业链、疫情防控等问题,还要不断改善和完善。

  新华网从当日发布会了解到,2022年,工信部将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的政策供给,一方面继续把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另一方面,将围绕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推动产融精准对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维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体系建设。

  田玉龙强调,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是2022年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此前,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曾表示,2022年将新培育3000家左右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中央财政重点支持5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

  资料显示,目前工信系统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黄浩/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