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系列纾困政策密集出台 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好转

梁敏上海证券报

  近期一系列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次聚焦小微企业,从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延长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期限、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等多方面入手帮扶小微企业。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接下来相关部委还将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具体政策。

  纾困小微企业政策密集出台

  最近一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次聚焦小微企业,议题涉及金融支持、税收优惠、降低成本等。

  3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

  3月31日召开的国常会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优惠政策范围,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

  4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将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低10%。

  “小微企业是容纳就业的主力军。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为市场主体纾困的政策,政策精准发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有助于保就业和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关部委的落实政策接踵而至。最近两周,财税部门接连发文——4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延续实施,包括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等税费政策……

  人民银行等5部门也发布通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国务院部署延续至2021年12月末。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需要长期支持的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不过,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加之此前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正在改善。

  此前统计局公布的3月小型企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更升至58.4%,表明小型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中小企业成本压力

  尽管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但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非常突出。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一季度成本指数为117.3,比上季度下降0.9点,虽然仍处于8个分项指数的最高位,但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认为,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经济复苏需求回暖、供应短期偏紧以及春节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行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相关负责人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召开座谈会,参会的中小企业代表也反映,重要基础原材料储备不足、成本大幅上涨。

  4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也提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很大。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要综合施策,通过强化金融扶持力度,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举措有望出台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相关部委还将有诸多针对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会陆续出台。

  从各大部委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来看,未来政策一大重点就是缓解信贷融资难。6月底前,财政部等部门将出台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人民银行等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多部门正集中展开摸底调研,聚焦提升创新能力,酝酿更多强企举措。预计未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有望出台。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些政策计划7月底前推出。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在牵头编制“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全力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强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