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优化货币政策框架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多位专家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研讨会(第1期)上建议,优化货币政策框架。他们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总体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应更好发挥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
在基准利率方面,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我国应当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基准利率”。比如说起美国,大家都知道联邦基金利率,但我国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LPR。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准确衡量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要把结构性因素梳理清楚。比如,国有企业是预算软约束的,民营企业是预算硬约束的。但当货币政策宽松时,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债务会膨胀;当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往往民营企业的违约问题就会发生。这就是货币政策管总量,但体制问题影响了结构。再比如,货币政策和市场的沟通很多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市场不清楚这种效果的达成到底是货币政策本身调节的结果,还是窗口指导、行政命令的原因。
多位专家认为,从实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总体是行之有效的。伍戈认为,我国通胀、资产价格都在控制范围内,从基本指标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总体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宏观政策也确实应当把握好度,避免矫枉过正,为以后留下余地。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战略性导向是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这样的模式是坚持了几十年、经验性的,已经形成一套宏观治理模式。因此,我国货币政策不能简单按照西方的框架思考,不然可能会进入误区。西方理论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异,我国一些实践和理论也可能取得一些阶段性成功,将两者结合起来,是下一步货币政策优化中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关注要不要“直升机撒钞票”、货币财政化等问题。
在当下的宏观政策调节中,应当更多使用货币还是财政政策?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看来,我国应更多、更积极主动地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更多发掘私人部门的力量来提升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举债增加支出来增加需求。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应当更多运用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