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建议推动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日前在“央行研究”上发布了《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制度问题研究》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债券市场是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建议推动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在加强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丰富和完善具有多元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结构。

  文章表示,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制度,是我国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任务。下一阶段,要继续坚持“几家抬”的思路,准确把握中小微企业自身的客观规律,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市场化原则,组合运用信贷、股权、债券三种方式,推动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扩面、增量、降价、提质、防风险”。

  具体看,一是建立完善激励约束相容的中小银行培育机制。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金融业要回归本源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小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差异化经营、坚持本土化发展的科学定位,也要通过监管考核机制推动中小银行内部构建起支农支小的资源倾斜机制。深化中小银行股份制改革,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战略投资者引入机制,推动中小银行完善产权约束和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外部政策激励机制,通过财政注资、减费降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弹性化监管等积极的政策激励,支持大小银行间进行动态博弈,进一步激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市场竞争。

  二是完善融资担保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一体两翼四层”担保体系的联动机制,完善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担保机构之间的联保、分保及再保等机制安排。发挥财政资金的正向激励作用,构建完善政府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长效机制,扩大担保业务覆盖和融资杠杆效应。完善政府性担保机构的考核机制,适当提高担保代偿率等风险容忍度。健全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中央、省、市县不同层级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

  三是完善直接融资制度。通过优化“反向挂钩”、税收、差异化监管等政策和退出机制,积极培育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探索完善投贷联动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完善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更顺畅的转板机制,促进上市资源有效流动,不断提升资本市场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和定价能力。债券市场是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提高中小微企业债券吸引力,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债券的增信支持,简化发行注册流程;推动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在加强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丰富和完善具有多元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结构;建立健全债务违约风险处置机制,提高风险出清效率。

  四是强化金融科技支撑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竞合发展,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的科技体系向外输出相关技术成果和赋能经验,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经营,共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共享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其它经济数据生产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打造更高权威的金融数据聚集枢纽和领先的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推动数据要素的多向赋能。

  五是构建政策支持长效机制。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要明确并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坚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施策原则,注重支持政策的目标性和直达性,着力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长期坚持完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注重支持政策的差别化和统筹性,着力健全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政策,构建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抵质押融资的配套机制,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另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统筹推动,加强各类要素的综合支撑,推动货币、财税、监管、立法等各个部门、各类支持政策的协同和配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