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经济“新机遇”备受期待

人民日报海外版

  3月23日,2021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开幕,本届博览会以“AWE新十年,智竞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现了家电和消费电子与5G、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科技赋能智慧生活的最新趋势。图为参观者在博览会上观看格力推出的具有杀灭新冠病毒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3月20日至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家、学者、政府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与了对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未来,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落实,中国发展的质量将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机遇。

  消费需求快速变化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消费是关键的落脚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消费复苏活力旺盛。

  中国消费需求有哪些新特点?

  首先是消费升级。论坛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发布了一份关于消费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用”显示出消费提质的新需求,突出表现在各类消费品的购买和使用上,更加注重品质、体现品味、追求品牌和彰显个性。特别是在食品、化妆品、服装服饰、数码产品等热门领域,中国品牌的迅速成长也为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支撑。

  王微认为,当前中国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新消费蕴含巨大潜力,将极大带动中国供给体系加快调整和升级,引领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促进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吸引和带动中外企业大量投资,推动现代流通体系效率提升,从而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也深刻影响着消费偏好。

  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也带来了不少新需求。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的意愿和成果,促使各国政府纷纷效仿。“目前,赛诺菲已经在中国投资了2亿元,在北京建设了制造工厂,还对生产设施进行了升级,同时我们也和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合作。”

  “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护理行业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银发经济’,这也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机会。”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瀚在谈及“健康中国”愿景时表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消除了极端贫困,中国有独特的机会实现健康的“老龄化”。

  供给转型各显神通

  面对消费升级与技术进步,如何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也是不少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多点Dmall董事长、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实体零售,在中国的消费发展中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零售企业做大规模,必须建立在数字化这一全新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用户、供应链、商品、运营等全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才能让实体零售企业规模壮大,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贝壳找房联合创始人兼CEO彭永东表示,在追求新增长点的过程中,很多行业都大步拥抱数字化、拥抱技术。“在居住领域,许多行业仍处在较低效率、较差体验的阶段,需要新的供给。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有利于居住产业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加快行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数字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也培育出大量新的微观经济主体,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未来,要围绕发展数字经济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建设消费和投资‘双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说。

  绿色发展健康循环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是让不少企业家看到了绿色发展蕴含的机遇。

  施耐德电气CEO赵国华认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各大行业及城市集群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将增加。因此,如何在建筑和工业等关键行业实现“低碳”“脱碳”,对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碳中和’路线图,并将数字经济、新能源、创新等要素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柱。我们希望能深度参与到这一伟大进程中,同广大用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迈向‘碳中和’,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赵国华说。

  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表示,过去100多年来,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技术体系,在规划运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成熟的技术。未来,中国将加快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高碳电力系统变为深度低碳或零碳电力系统,以机械电磁系统为主变为以电力电子器件为主,确定性、可控性连续电源变为不确定性、随机性、波动性电源。

  舒印彪说,中国新能源已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迈向“碳中和”,还需要各国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在高效率、高安全的大容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高效光伏发电材料,新型绝缘材料,超导材料等方面加强合作。

  多位企业家和学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电池等诸多领域将迎来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这些领域,有望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