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热议中国资本市场30年发展成就
12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2020年四季度首席经济学家例会。参会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制度创新史。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资本市场体系,并形成了行政、法律、自律监管相配合的监管体系。30年来,中国机构投资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18万亿元。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刘锋认为,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首先,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在内的层次分明的资本市场体系;其次,培育了完整的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体系;再次,建立了包括券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最后,形成了效率不断提升的监管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用30年时间走过了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百余年的发展之路,成就巨大。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30年来,资本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包括市场成就、制度成就和思想认知方面的成就。
在思想认知方面,杨成长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我们对证券市场制度创新的认识、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认识、对证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认识,以及对什么是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化。
“现在的投资者保护不在于形式上的公平,而在于怎样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的股权投资收益。”杨成长表示。他还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经认识到,监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自律能力,市场监管要转向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土壤中诞生的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市场,让企业摆脱了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建立了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资本市场还为居民提供了劳动所得收入以外的居民财产性收入。
针对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李康提出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包括如何平衡金融安全和金融创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等。
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史也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史。公募基金从1998年开始成立,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18万亿元。华夏基金研究总监朱熠认为,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秉承专业主义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是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朱熠表示,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公募基金扮演桥梁和纽带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公募基金专业化的定价能力,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能够实现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也连接着中国广大居民,肩负起了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任。
“长期主义要求投资人以收益的长期性为目标,对企业的价值研判也从长期着眼。”朱熠说,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长期主义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降低市场的短期波动、促进企业的价值发现,从而使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