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有望成“十四五”重点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内容,专家预测,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科技自立自强、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有望在“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呈现。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在近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下一步,科技部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作的更加重要位置,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介绍,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划布局上,科技部一是将加强前瞻部署和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打造我国高新技术先发优势;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关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供给;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
中泰证券认为,在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的基调下,硬科技或将成为“十四五”重点扶持产业,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生物安全等细分领域或迎来国产替代中长期发展机会。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芯片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具有重要性和战略性,也成为国内近几年最受关注的产业,他期望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更加专业化、市场化,他认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及升级仍然缺乏基础人才和全球化人才,建议增加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华泰证券认为,“十四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技术培育将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着力点。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更加注重从供给端入手,以提高产量、保障供给体系稳定为重点。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耕地面积充足;另一方面,要着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日前表示,农业农村部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支撑。
招商证券认为,总体来看,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农业机械化以及智慧农业可能受到“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关注。此外,数字农业农村(尤其是农村大数据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业、乡村特色产业及其配套的仓储物流产业、农村电商可能会成为“十四五”规划新的关注点。
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在日前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将研究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要进一步强化低碳相关的工作,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低碳改造力度,推动数据中心建设、5G基站等新基建能效提升。”李高指出,下一步要在现有低碳试点的基础上升级,面向碳中和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从城市层面为国家新的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作出贡献。
粤开证券策略团队研报认为,对于能源消费结构,“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地位和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大方向确定性强,看好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