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产学研“一条龙” 国际化“桥头堡”——粤澳在横琴打造中医药产业新热土

王浩明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9月17日电(记者王浩明)“2017年盈科瑞把做新药的板块放到珠海时,除了董事长和我,所有人都反对,当时招人不好招,配套还没完善,我们是踩着泥巴进来的。”盈科瑞(横琴)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进说。

  三年过去,盈科瑞所在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现代化大楼矗立,珠海和澳门正携手在横琴打造一片中医药国际化和产业化的新热土。在这里,中医药产品可以享受研发、检验、认证、注册、审批和海外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2011年3月,广东和澳门两地政府签署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于2011年4月正式落地珠海横琴,产业园由澳门和横琴共同组建公司进行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占地50万平方米,总开发面积近140万平方米。

  2018年后,产业园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当年10月,入驻企业还只有21家,目前,产业园已累计注册企业194家,签约入驻企业79家。广药集团、丽珠圣美、天祥集团、盈科瑞等重点项目已经入驻。

  2019年,产业园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1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长吕红介绍,产业园搭建了中医药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包括从中药研发、检测,符合内地及欧盟认证标准的中试及生产,到产业孵化等一体化全链条的硬件设施,以及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园发挥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为包括落地澳门的企业和项目成长以及孵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

  目前盈科瑞重点推进的项目——从中药提取RNA等活性成分进行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就是基于澳门科技大学的前沿专利。

  “这个项目非常有希望成为中医药领域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我们没有落户珠海横琴,没有与澳门科技大学进行这样的密切交流,是不可能进行的。”高进说。

  利用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的优势,这里也成了中医药国际化的“桥头堡”。

  近年来,在非洲葡语国家,产业园采用了国际注册结合“以医带药”的推广方式,在莫桑比克累计培训约250人次的医生、理疗师及药剂师,为近2万人次的莫桑比克患者进行了中医疗法治疗。内地和澳门5家企业共6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其中2款注册产品实现了出口销售。

  今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产业园定位于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支持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产业园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基础、创新驱动源头和产业发展的氛围,科技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创新产业链,为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奠定了基础。在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指引下,园区今后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吕红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