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本市场为国企提质增效注入“新鲜血液”

昝秀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并购重组聚焦主业

  2019年以来,证监会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制度执行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以市场化手段激发市场参与主体活力,丰富并购重组交易工具和融资选择,国企改革也受益于此。

  2019年12月16日,“中航善达”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招商积余”,证券代码为“001914”。这源自招商局于1914年成立的“积余产业公司”,体现了招商局集团对转型发展的期许,也代表着中国A股市场上物业领域龙头企业的诞生。

  2019年4月15日,招商蛇口和中航善达同步对外发布公告,招商蛇口正筹划支付现金收购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航善达22.35%股份,中航善达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2019年10月22日,中航善达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被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无条件审核通过,2019年12月5日,中航善达新增股份完成发行上市,至此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了招商积余的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51.16%的股权,而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则正式成为了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本次重组通过招商蛇口承接中航善达22.35%股权,并通过换股的方式将招商物业注入中航善达,实现了招商蛇口对中航善达绝对控股与物业板块整合上市,方案具有创新、市场化、多方共赢的特点。”招商证券投行部战略客户部负责人梁战果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中航善达自2016年全面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以来,主业转型为物业资产管理,存在迫切的发展需求。招商物业与中航善达在业务特色、区位布局、央企背景等方面高度契合,并购重组后,招商局集团物业板块迅速做优做强;航空工业集团实现主业聚焦;中航善达资本市场平台价值充分激活。同时,并购重组后,招商物业与中航善达实现近4万名员工平稳过渡,成为央企业务市场化并购重组经典案例。

  “这次并购重组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采纳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实现了两大央企的业务板块重组,有助于各自聚焦主业发展,实现三方共赢,对于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非常明显。”梁战果指出,资本市场为央企深化改革提供了高效的渠道。

  权威人士指出,服务国家经济转型,有利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一方面,并购重组制度适应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伴随审核机制和流程持续优化等,并购重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2019年,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步伐加快,保利集团与中丝集团重组,“南北船”合并中国船舶集团起航,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挂牌等重大案例接连落地,并购重组掷地有声。随着并购重组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依托资本市场实施重组整合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化并购重组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上一页12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