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今日视点】流动性走上回归常态之旅

张勤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货币市场利率连续反弹,表明资金面至松时刻已过,流动性走上回归之旅。结合税期等因素考虑,后续流动性不乏边际收缩的潜在压力。经历一段极宽松的时间之后,不排除7月中旬资金面会收紧。然而,政策取向没有变化,月中央行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是可以期待的,流动性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两周,资金市场经历了非常宽松的一段时期。市场上隔夜资金价格指标跌破1%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6月24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债券回购利率(DR001)跌破1%,自该指标发布以来尚属首次。央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央行微播”7月9日表示,今年6月24日至7月5日,DR001出现低于1%的情况,最低值出现在7月4日,为0.8431%,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更有代表性的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7)也一度跌至1.91%,与2.55%的央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倒挂超过60基点。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短期流动性偏离了合理充裕水平,由此形成了政策纠偏的需求。自6月24日起,央行停做逆回购操作。这一过程中,随着存量央行逆回购陆续到期,实现了流动性自然回笼。据统计,上周央行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400亿元,规模为过去5个月之最。

  受央行逆回购到期回笼、法定准备金补缴、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影响,流动性“水位”逐渐从高位下降,资金价格则迎来触底反弹。7月5日,货币市场利率纷纷止跌反弹,隔夜资金价格指标重返1%上方;此后更是连续大幅反弹,7月9日,DR001已回到1.77%,DR007也回到2.5%。

  如果说隔夜利率破1%是短期流动性极度充裕的写照,那么如今隔夜利率重返1%以上,说明流动性已走过峰值区域,资金面至松时刻已经过去。

  往后看,流动性的回归之路可能还没有结束。一是本周还有22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周初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停摆,央行重申流动性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意味着短期内其重启资金投放操作的几率不大。二是本月是有史以来MLF到期量最高的一个月,7月13日和23日分别有1885亿元、5020亿元MLF到期。三是临近7月中旬,企业季度缴税的影响会逐渐显现。7月是传统税收大月,2017年和2018年的7月份财政存款增量分别达到11600亿元、9345亿元。虽然今年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本月税收规模未必会有前两年那样多,但税期因素对短期流动性的影响仍不容小视。

  总之,后续流动性不乏边际收缩的潜在压力,货币市场利率上行过程可能不会很快结束。到了7月中旬,随着税期因素影响加大,不排除市场资金面会紧一紧。

  但也要看到,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没有变。最近央行通过逆回购到期实施净回笼,是为了引导流动性从过度充裕回归合理充裕,并不意味着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央行的目的在于纠偏,而非收紧。因此,当流动性回到合理充裕,央行操作也将相应调整。

  事实上,月内央行继续开展如下流动性操作仍可期待:

  一是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即TMLF操作。央行于2018年12月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一般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开展操作。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适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在此背景下,预计7月第四周央行将继续开展TMLF操作。

  二是对到期MLF进行适量续做。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除非实施了降准,央行在大多数时候均对到期MLF进行了续做。

  三是面对月中税期高峰影响,预计央行将重启逆回购操作,以平抑流动性边际波动。

  除此以外,7月份对部分中小银行适用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还将继续实施,会形成一定规模的长期流动性释放。

  流动性过度宽松非常态,前期超低利率注定不可持续,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极小概率事件。综合来看,月内市场资金面虽难以维持月初那般宽松,但也不会出现明显紧张,有望回到平稳偏松的常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