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沪市并购重组展现新气象
据上交所消息,2019年上半年,沪市公司披露各类并购重组交易470余单,涉及金额3500亿元;在重大资产重组方面,沪市共披露重组方案45单,涉及金额近1340亿元;共实施完成重组方案25单,涉及金额近1000亿元。总体来看,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突出,展现出新的气象。
上半年,沪市并购重组继续围绕实体经济这条主线,产业并购依然是主流。基于同行业、上下游整合的重组逻辑成为市场主旋律,前几年比较盛行的盲目跨界、跟风跨界现象进一步减少。从数据看,上半年沪市重大资产重组中产业并购的交易规模逾900亿元,远高于跨界重组规模。从行业看,产业并购较为活跃的行业主要有通信和信息技术、基础化工、医药、有色、国防军工等规模效应较为显著的领域。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初衷,往往在后续业绩承诺期的实现情况也较好。2018年年报显示,聚焦产业并购的公司业绩承诺达标率也更高。
在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沪市国企积极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优势产能,其治理结构、资产质量均得到进一步优化,打造出一批龙头地位突出的上市平台。上半年,沪市国企共进行各类并购交易225次,发生交易金额约240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4单,涉及交易金额近1000亿元;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1单,涉及交易金额660亿元。
同时,民营企业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半年沪市民营企业共进行各类并购交易246次,交易金额约1100亿元。其中,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1单,涉及金额近340亿元;实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4单,金额330亿元。并购重组在助力民企加速转型升级、抵御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期,海外并购也呈现出围绕产业升级的显著特点,不少公司主动深化国际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此外,在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等方面,并购重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通过部分股权转让、控制权变更、资产处置或注入等市场化并购重组方式,沪市部分前期陷入困境的控股股东的流动性已明显改善,质押平仓风险隐患进一步缓解,有效避免了局部风险的扩大。
上半年,沪市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平均估值溢价率为145%,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整合类并购的平均溢价率为140%,同比下降约50%;跨界类并购整体溢价水平,从2018年上半年的400%下降至160%。整体看,并购重组以往的“三高”现象回落明显,反映出真正围绕实体、产业类的并购估值相对更为理性审慎,交易双方博弈也更为充分和务实;同时也说明,随着近年对高估值、高商誉、高承诺的监管关注,并购重组市场乱象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理,单纯追求股价或题材概念的并购重组显著降温,报表式重组逐渐淡出市场,投资者也更为关注重组后续整合效果。
值得强调的是,停复牌制度改革以来,沪市公司因重组长期停牌的现象得以彻底解决。目前,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停牌均不超过10个交易日;因筹划现金收购资产则不再停牌,主要是通过分阶段披露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停牌。从实践来看,上半年仅38家公司因重组申请停牌,且均未超过10个交易日,有效保障了投资者交易权和市场流动性。整体来看,以往重组复牌后单边持续涨停的现象已基本不再,并购重组概念炒作已显著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