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外兼修 民企发展呈现新气象

赵白执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为市场带来活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去年以来,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效果明显。多位业内人士在3月6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民企发展既要依靠有关方面多措并举,深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又要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内外兼修,民营企业发展正展现出一派新气象。

  打通制约融资“堵点”

  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此前,监管部门已出台一系列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认为,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关键在于缺乏增信手段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信用保险和信用再保险业务,通过运用信用保险手段控制风险及增信融资,打通制约融资的“堵点”。具体而言,将增信融资模式纳入政府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专项工作中;在全国范围内安排更多省级区域、国家级开发区、地方工业园区和商会开展试点。此外,银保监会应出台支持增信融资业务开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供给主体支持增信融资业务开展,引入商业信用保险、信用再保险等市场化信用承担者,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对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金融机构不论理念、机制、能力,还是金融工具都不适应。要改革现有金融体系,宽准入,发展一批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大型国有银行制定金融政策应该因地而异,把产品做细。”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叶青看来,我国地大、区域广,一些地区民企比较集中。例如,温州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而东北地区很大一部分企业是国企。大型国有银行的业务是全国性的,制定的业务规则是全国统一的,对不同地区用同样的业务规则来要求,成为民营企业不容易获得贷款的一大原因。

  另外,民营企业存在中长期贷款不足的情况。叶青认为,金融机构应增加中长期贷款,并适当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辅导。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建议,由于PSL(抵押补充贷款)资金利率约比基准利率低9%,加大PSL等专项资金规模,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中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在当前形势下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改善营商环境

  除了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大力气优化发展环境也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世锦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最近一些年,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新官不理旧账’,有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欠账不还。还有些地方污染治理不按环保标准,而是按企业类型进行简单的‘一刀切’。”在刘世锦看来,政策支持对民营企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因短期政策变化而变化的稳定的法治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表示,先进制造业具有投资门槛高、科技含量高、人才需求高的特点,在融资方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好的平台,缩短流程,让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时能及时纾困。人才方面,企业自身要注重研发,重视教育,希望政府对外引进人才,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给予帮助。科技方面,希望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民营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6日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下一步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提供优质服务,提供更大便利,更好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包括自主知识产权、合法财产权和其他相关权益。

  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解决融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等,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叶青表示,民营企业要想赢得好的营商环境,自身也要下功夫,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克服短期行为,做长远的发展规划。要把自身的企业做好,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强做优。

  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广东省工商联、四川省工商联建议,要引导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培养提升企业法律意识,注重诚信经营。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参与征信系统建设。

  “最终能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是用户和市场,而不是政府的扶持。”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表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陈玉宇表示,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都有生命周期,要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让优秀的企业留下来,让不优秀的企业明智地退出这个行业,释放出资源并提供给其他产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