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稳经济保增长有保障
经济平稳增长离不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互相配合。国常会表示,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中国现阶段的结构性问题不是单一部门、单一政策就能解决的,需要政策合力作用缓解信用风险和信用违约的相互强化。”潘向东说。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赵伟表示,在防风险背景下,“宽货币”“积极财政”基调不变、协同发力,目的是防范经济失速风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这意味着本轮“稳增长”与以往不同,不会走传统周期下大规模放水、刺激房地产市场的“老路”。结合近期政策导向来看,经济或在“产业升级”领域,以及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三农小微、新型基建、生态环保等“补短板”领域实现结构性发力。
王健表示,在外需承压背景下,内需尤其是基建有望成为保增长重要手段和政策发力点。基建有望得到修复,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有望得到一定修复。
“下半年中国政策‘微调预调’将逐渐展开以稳经济、保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政策微调的背景在于,一是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下半年外需带来冲击;二是房地产限购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仍然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三是目前增速偏低的信用扩展速度可能会打压居民和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诸建芳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 l `+++```[[`++-++--+-+-+`--```-----稳甚至回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边际减弱;在央行政策支持下,信贷增速有望回升,有效补充表外融资回落,支持信用扩展速度触底回升;三是将逐渐允许采矿业、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进行资本开支扩展,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6%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支撑。
张一平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不会大幅反弹,而是与名义GDP增速保持合理关系,不会大幅超过名义增速。投资需求将有所改善,一方面新动能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投资在企业进一步减负后增速将继续回升,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剧烈下滑的局面将结束,基建投资需求将边际改善,民间投资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彭扬 赵白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