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用“放管服”撬开活力便利之门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王优玲
开具匪夷所思的“奇葩证明”、多个“大盖帽”管一个小商贩……想想在我们身边,是否还有这些办事的“痛点”和“堵点”?这些不仅封堵了创新创业大门,也令百姓不胜其烦。唯有用“放管服”改革这一利器,才能清淤除障,撬开活力便利之门。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社会创造力,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突出重点,把该放的权利放给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放管服”改革,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优化了市场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如同引来了源头活水,带动了创业创新的大潮,让广大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然而,多年形成的“堵点”不会一下子就清除干净,“放管服”改革还要进一步做深做实,真正把该放的权利和便利放给市场主体和百姓。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要破除观念上的“障碍”,真正转变职能,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能越俎代庖、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否则往往事与愿违。市场活力是“放”出来的。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要管好该管的事,包括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和办事效率等。放权并不是“大撒把”,更不是放弃市场监管职责,有效的“管”,才能使市场秩序更优,竞争更公平公正。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还要多想办法创新服务,建设全流程、一体化全国政务服务在线平台,实现“一网通办”。这需要各级政务服务平台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加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一网共享”,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