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投资平台如何“改革”?
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意见》里也专门提到了国有投融资平台的改革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湖北省出资国企中,投融资平台占不小比率。在各地地方政府性债务饱受诟病的背景下,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债务必然是治理的重中之重。
另外记者采访时还发现,地方相关部门正应对即将进行的国务院督查,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改革,也是重要的督查内容之一。湖北一位地级市发改委主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他们投融资平台的改革几乎是没有。
上述看过《意见》的人士表示,未来湖北方面将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办好现有平台性公司,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逐步将其打造成基础设施综合投资运营商,促使其转型成为功能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以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为依托,改造、组建一批产业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另外,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着力办好现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当组建一些新的资本运营公司,集中持有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有效运营国有资本。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资本补充机制,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企业利润留存、股票上市、私募基金、股权转让等方式补充资本,形成资本循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依据章程,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原则,依法独立开展经营活动。
湖北一家投融资平台的中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假如真的如上面所说的这样,该方案可操作性还是有的。例如打造基础设施综合投资运营商,政府推进不难,可直接下文或者授意企业申请,然后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作为原先投资平台的持股单位,不实质运转,最后新成立的投资公司领导到员工,还是原来的投融资平台那套班子。
他建议,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现实质持股、运作,可同财政部门整体拟订5-10年投融资平台发展规划,保持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社会效益平衡,保持在平台融资放大的资金效果,能用融资期限内财政投入和融资滚动覆盖;另外盘活存量资产,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资产资本化,将各种平台公司整合,整合同业优秀人财物资源,避免零散的行业消耗。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可借鉴淡马锡模式。
一位在县级市担任过城投公司一把手的市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上述方案操作难度非常大。他表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状况好的不多,投融资平台主要任务是为政府筹钱,而非讲经济效益的公司,多亏得厉害;另外许多地方投融资平台一把手都是有政府背景,例如,一般县市城投公司一把手,多是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兼任,而非企业家。
在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方面,许克振则称,现在平台之间不少业务高度重合,互相竞争,在项目谈判时还不时相互杀价,应根据区域发展战略调整,适时进行整合;另外他提出,该平台要及时从房地产和具体经营项目中抽身,逐步向基础设施综合投资运营商和功能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变。
人事改革能达预期么?
除了投资平台的改革外,人事改革如何推进也是外界关注的热点。
“政企不分开,官员管企业,而非企业家管企业,怎么改都没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名湖北央企和地方国企中层员工时,他们对《意见》关注点很多在国企人事制度上。
“浙商的管理模式,和以前国企的机制,工作效率差别太大了。” 湖北一家早年被浙商收购的国企中层称,他在企业工作十余年,见证改制过程。他分析江浙一带的民企老板多是在该行业摸爬滚打发家的,熟悉行业,而以前的国企老板都是派来的干部,完全不懂行业,也不用考虑效益。
他表达了对国企人事制度改革的期待。而一位在国企工作的政协委员在了解了《意见》可能的内容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既然是国企改革,就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跟国际接轨的企业产权管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
对此,未来湖北方面将强调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以及创新选用人和激励机制,其中提到“建立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进企业领导人员的去行政化。新任企业领导人员一律不再确定其比照的行政级别”。
同时,湖北方面也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健全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强化同级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主导、把关作用;对重要骨干企业的党委(党组)书记、企业法定代表人由同级地方党委任命或推荐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