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的“两个一律”
目前,《意见》已经下发,但尚未对外公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个人士,初步了解到,《意见》全文大概9000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曾参与过国资相关改革文件起草的内部人士,这位人士表示,湖北这份地方改革方案新意不多,不过提及面较广,决心和表态比较彻底。
据了解,《意见》从多种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相关用人机制改革等,布局湖北国资改革轮廓。
在初步了解了《意见》大概内容后,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则表示,相对其他省份的方案,湖北的整个《意见》中,分量比较重的是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上,相对具体和明确。
一位看过《意见》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方案》非常鼓励混合所有制。
比如湖北省国资委主任文振富就表示,“突破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这一轮改革最核心、最具实质性意义的改革举措。
未来,湖北方面将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置换、项目合作、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支持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积极引入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特许经营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投行业。鼓励国有股权依法向境内外投资者转让。鼓励省域内外国有企业相互开展兼并联合。继续大力推进地方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合资合作,提升与央企合作的水平。
此外,给这位人士印象深刻的是《意见》中有两个“一律”的提法,即对国有独资企业一律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对竞争性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一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使公司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态。2015年,湖北全省各级政府出资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任务。
一位在国资系统工作十余年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新鲜名词,从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
一位在当地国资系统工作十余年的人士分析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应当遵循市场规律,混合的目的是做强做大企业,而不是追求混的形式,企业股权多元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指令式要求“一律”,为“混合”而“混合”,将形成新的国有资产流失。2000年前后大规模的出售国企股权造成的遗留问题至今未完全解决,发展混合所有制要汲取历史教训,不能再以任务式和指令式的方式进行,政府应当不要再次充当运动员的角色。
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在解读混合所有制时就分析说,目前湖北省出资企业的混合改制面还只有41%,而且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大型国企;从产业领域和市场结构来看,湖北自然垄断和特许经营企业不多,混合所有制的重点还在于充分竞争行业。
在执行层面,针对外界对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忧虑,许克振重点强调细则问题,即一企一策,制定具体规则和程序并严格依法执行,并表态称,既不能搞单纯的国资收购民资,搞成新的公私合营,又不能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搞成新的“休克疗法”,特别是在战略合作对象的选择上,不能良莠不分,为混合而混合,坚决防止一些污点企业借混合之机侵吞国有资产,坚决防止国有企业管理层借产权变化改变治理结构“化妆逃跑”。
他特别强调,不能搞混合改革大跃进。混合所有制只是改革手段,不应过多纠结于谁控股,国资委即使不控股,也可以通过“金股”和“优先股”等制度设计来保证自身权益,关键是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高度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和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