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风来。经过两年艰苦奋战,一个新玉树正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初春的玉树,气温尚低,山顶白雪皑皑。从越来越多已经开复工项目的机器轰鸣声中,记者感受到了玉树别样的春暖。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结古镇,满目疮痍。然而,仅仅两年时间,玉树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成片新建的藏式建筑物替代了蓝色的救灾帐篷和板房,新建设的路网已经纵横交错,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民族学校等公共建筑各具特色、分外醒目。
玉树灾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寒冷,有效施工期短,建材全部依靠外运,灾后重建困难重重。自2010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重建规划起,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场迄今为止人类灾难史上最为艰难、最为繁重的灾后重建行动紧张有序展开。
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匡湧说,玉树重建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项目843个,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
如今,一个新的玉树呼之欲出。到去年底,大部分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6所新建学校已经开学,结古镇四横十六纵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实现通车,城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年内可竣工投入运营。
巴塘曲河东岸的禅古新村,崭新的藏式红顶房屋在蓝天下格外鲜艳。记者来到一户人家,看到藏族小伙周扎多杰和妻儿正在看电视,敞亮的客厅中,42英寸的液晶电视格外显眼。
“家里有三间房子,一间经堂,都是政府出资建的,我们在这里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怕大风把帐篷吹走了。”多杰的妻子扎西琼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