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印发三周年 六维度透视A股公司高质量发展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形成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三年来,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呈现六大特征——群体结构显著优化,整体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不断提升,做优做强的步伐持续加快……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已于去年底正式启动。新一轮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工作重点从“治乱”转向更深层次的“提质”,多管齐下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构建好用管用的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培育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从严打击财务造假。

  特征一: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年来,上市公司整体结构不断优化,突出体现在“新”“旧”产业的结构转换,金融与实体的结构优化,民企与国企的结构更加均衡。

  具体来看,资本市场传统的钢铁、建筑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形成集群效应,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近2600家,占比超过51%。中国移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奋楫者进,成为资本市场闪耀的明星。

  金融业上市公司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近年来已开始超过金融业,金融和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国有上市公司体量大、质量优,六大国有银行、“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等一大批国企巨头齐聚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超大体量的国企与数量众多的民企同台竞技,已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

  特征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上市公司总体治理水平明显改善,重视治理规范治理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治理实践优秀、做法实在的标杆典型案例,成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生动写照。

  一是上市公司董监高任职超期、三会运作不规范、内部制度未建立等显性治理问题基本整改完毕;一批控制权之争、子公司失控、占用担保、同业竞争等个案得以解决,公司治理底线不断强化。

  二是上市公司纷纷建立起公司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内部追责机制、修改完善“三会一层”的责权利相关安排等方式,规范治理的内生动力加速凝聚。

  三是《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往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通知》等大量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修订印发,规范治理基础更加牢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出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和配套业务规则,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迎来了二十二年来首次破题,也将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业内人士表示。

  特征三:回报能力持续增强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最终要体现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能力方面。

  2022年,沪深两市共329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占2022年末上市公司总数的67.1%,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达到2.0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A股股东的分红金额1.62万亿元。A股目前已有不少持续分红且不融资的“现金奶牛”,上市公司整体分红金额已持续超过市场融资额。国际比较来看,境内市场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在全球主要证券市场中位居第一,现金分红总额位列全球第二,分红家数占比位列全球第二。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规模显著增长,其中既有公司利润持续增长的背景,也有分红意愿不断提升的原因。2012年至今分红总额年化平均增速13.3%,高于同期净利润总额平均增速(约10%)。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2010年以前的50%左右提升至近几年70%的中枢水平,分红习惯逐步增长。分红的持续性、增长性也不断增强,连续5年分红的公司占比从十年前的20%提升至48%,连续10年分红的公司占比由8%提升31%。

  特征四:风险因素持续化解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加速风险出清在化解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

  前几年,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实际控制人通过违规占用担保“掏空”上市公司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大风险隐患。经过持续治理,高比例质押的公司家数已由峰值时的700多家降到当前270多家,减少60%以上,质押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由10%下降至4.1%,目前已不再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风险,质押平仓引发的螺旋式下跌将成为“过去式”,受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影响的上市公司将能够“轻装上阵”。

  违规占用担保整改完成率达90%,上市公司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相关主体受到法律的惩罚。破产重整是化解公司风险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破产重整可以实质性改善公司治理、优化主营业务和资产结构、摆脱经营困境,2019年至今,共50余家上市公司进入重整程序。这些举措显著改善了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增强了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韧性。

  特征五:市场优胜劣汰趋势不断加快

  退市制度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保障。

  “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2020年退市新规出台以来,多元化退出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预期进一步明确。”业内人士分析。

  改革以来,共有124家退市公司,其中强制退市103家,主动退市2家,重组退市19家,强制退市公司家数超过资本市场成立以来的强制退市数量总和。优胜劣汰趋势的不断深化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对构建诚信健康的市场生态长期利好。

  特征六:下半年业绩反弹信号不断增强

  值得期待的是,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业绩反弹信号不断增强。

  2023年上半年,近八成沪深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非金融上市公司数量仅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的1%,但利润总额相当于同期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的六成。

  从上市公司半年报看,实体上市公司业绩亮点不少,企稳迹象也明显增多。消费方面,乘用车、通信设备等可选消费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明显加快,业绩边际改善明显。

  出口方面,疫情以来,上市公司海外收入的行业结构呈现出“电子下降、新能源和汽车上升”的趋势性变化,新能源和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占比则合计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接近20%,超过电子。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出海加速或将带动下半年海外收入增速反弹。

  投资方面,二季度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8.7%,也是2022年以来的单季度最高增速,显现投资上行特征,有望带动后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上行。

  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三季度宏观各项指标正在好转,特别是8月各项宏观指标全面好转,消费、投资、工业、服务业、地产销售的同比和环比均高于前值,将支撑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向上扭转和估值进一步修复。

  “伴随经济稳步复苏,企业盈利预计逐步见底回升。中长期来看,当前时点布局优质企业有望获得较好的中长期回报。”广发基金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