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央行发布了工作论文《银行乐观情绪、信息准确度及资产证券化》。该论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均衡进行了分析。论文结论指出,证明了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的资产证券化行为内生的催生乐观情绪;银行的乐观情绪叠加投资者对信息不敏感(对银行的信任),导致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外部冲击下的投资者安全投资转移行为。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会加强上述影响。
具体而言,该论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同质性银行的贷款证券化理论模型,刻画了银行乐观情绪及信息失真环境下的均衡。论文指出,分析表明,投资者可能对相关资产信息不敏感,缺乏提升信息准确度的动机;银行的乐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银行利润,但过于乐观则会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大幅降低,从而对银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证券化所释放的流动性强化了银行的乐观情绪。当外部冲击引发信任危机时,投资者将资本撤出证券化市场,导致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衰退。
对于非同质的银行而言,乐观情绪模糊了银行间证券化产品的质量差异,导致银行和投资者共同忽视信息的重要性。当部分银行持有的信息较为不准确或流动性需求更高时,外部冲击会诱发投资者的“安全投资转移”行为,相关风险从受影响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扩散。文中进一步通过对理论模型进行数据模拟,解释了银行间的竞争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福利,证券分级导致高级证券比例过高,以及资本金要求的非线性影响等。
文末指出,“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微观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及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均有可能成为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脆弱性的传导渠道。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市场流动性需求波动的动态监测,调控监管套利空间,注重特定方式(如证券分级)可能催生的市场非理性行为,并加强对监管套利空间的管制。”
来源:摘自央行工作论文《银行乐观情绪、信息准确度及资产证券化》
论文作者/徐瑞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黎宁,澳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