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本次资管新规结合了金融监管机构对现行各类资管产品的监管要求,保留了现有的监管总体思路和框架,体现金融业强化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的精神。回顾2017年银行资管业务发展情况,增长逐步回归理性,转型仍旧任重道远。2018年资管新政将重点从产品端、销售端、运营端、投资端和管理端等方面重塑银行资管业务新生态,推动银行资管转型进入快车道。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快资管业务结构转型,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实现资管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的紧密融合。
一、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增长逐渐回归理性
新规突出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禁止资金池、规范期限错配、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的监管要求,内容涉及商业银行资管的同业业务、委外业务、保本理财业务以及非标通道业务等方面。结合目前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现状,新规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理财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同业与委外规模有所收缩。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较上半年小幅上升至近30万亿元,但同比增速连续八个月放缓。其中表外理财存续委外规模较去年同期下滑逾万亿元至2.4万亿元左右。受一系列打击金融套利、资金空转行为监管举措影响,同业业务收缩明显,同业理财规模比年初减少逾两万亿元,环比下降趋势依旧。
净值型产品转型进展缓慢,保本型理财占比仍有支撑。商业银行净值产品转型进展相对缓慢,从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处于存续期的理财产品来看,传统的封闭式非净值产品仍旧占较大的比重,而净值型产品占比不足10%。保本型理财仍有一定支撑,截至2017年三季度保本型存续期理财产品占比近30%。
非标资产有所减持,但通道类业务占比相对较高。2017年非标资产配置整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持,上半年占比较去年底小幅放缓至16%。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等资产的限制开始趋严,今年以来部分银行开始主动收缩非标类资产。商业银行理财通过通道主要投向非标,部分投向债券,结合两者规模考虑,通道类业务占比相对较高。
二、资管新规
推动商业银行资管转型驶入快车道
此次资管新规实质是要去除通道业务等领域存在的“过剩产能”和各类脱离监管的“劣质产能”,提升整个资管行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这将会重点从产品端、销售端、运营端、投资端和管理端等方面重塑资管业务发展新生态,助推银行资管转型进入快车道。
1、明确资管业务定义与资管产品分类,产品结构面临转型
明确商业银行表内保本理财不属于资管业务和产品,未来商业银行六万多亿元的保本理财将面临调整,利率市场化束缚下大额存单并不活跃,商业银行需要丰富结构化存款之外的保本负债工具。将资管产品从公私募和投资领域的角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意味着目前大量按照私募产品运营的私人银行和高净值客户如果接受公募产品的监管,则投资范围受限,收益率将有所下降。分级产品设计中对于份额分级的限制,以及不再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收益安排,也将倒逼商业银行产品结构调整。
2、重新界定投资者标准,客户对象与业务门槛面临新调整
从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的角度对投资者进行了重新的界定,造成商业银行此前投资者分类所对应的具体业务,在新的投资者内涵下面临调整。商业银行现行最低起投资金按照等级划分,与资管新规中公募产品没有限制、私募产品按产品类型划分相比存在差距,将对过去私人银行客户认购产品产生影响。
3、净值化管理与规范资金池,打破刚兑回归资管本源
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要实行净值化管理,同时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从而达到打破刚性兑付的目的。目前商业银行净值产品占比较低,而封闭式产品发行以及非标准化资产投资也有很大一部分不符合禁止期限错配的要求。未来由摊余成本法向公允价值估值转变是净值化管理的难点,也将是商业银行现有资管业务面临的重大挑战。
4、禁止多次嵌套与通道、严格非标与委外将重构投资方式
明确非标投资要求,严格禁止非标债权以及股权投资的期限错配,目前商业银行非标投资规模近5万亿元,个别小行理财产品中非标投资占比基本达到35%的上限,非标资产风险相对股票而言更低,收益相对债券而言更稳,非标受限将对资管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禁止多层嵌套与通道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委外业务的发展,目前商业银行理财委外规模超2万亿,而委外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稳定帮助很大,短期内FOF等产品会迎来发展新机遇,长期来看委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量减质增”。
5、子公司设立趋向明显,主体地位确定情况下渠道面临新变革
从主营业务和第三方托管的角度来看,未来部分银行设立子公司的趋向比较明显,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缺少与信托、基金等资管产品同等的法律主体地位,理财产品难以在交易所开立股票投资账户、股指期货账户、商品期货账户,难以直接进行交易所回购交易,难以进行工商登记以直接投资有限合伙等。商业银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管子公司有助于商业银行理财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客户部门也将演变成全市场代销体系,资管业务渠道面临新的变革。
三、新规下的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展望
在监管趋严的总基调下合规转型将成为未来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前提和方向。一方面,穿透式监管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需要具备更强的合规理念。另一方面,在合规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推进业务转型进程。
1、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加快布局直接融资市场业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社融融资存量中以债券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还比较低,未来直接融资发展潜力较大。而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中所配债券、非标债权和权益类资产直接融资工具规模约达21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资管新规指出未来将更多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降低企业杠杆率。据此,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非标受限下加快直接融资市场的业务设计和布局,实现业务结构转型。
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具有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拓宽融资渠道的优势,能够显著促进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提升。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应该进一步丰富完善资产证券化产品体系,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企业供应链、消费市场等领域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稳健推进PPP项目证券化以及类REITs等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债转股的目的是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应加快债转股推进,市场化的选择对象企业、定价、筹集资金,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从而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资管业务运行效率。
2、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统一监管大趋势下,未来不同类型资管机构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产品业绩终将成为衡量资管机构优劣的首要标准,而净值化管理和标准化资产的提升也将倒逼商业银行加快向主动管理型银行转变,不断增强主动管理能力以提升资产配置效率,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
净值化管理是资管业务回归本源的核心要义,而净值稳定和公允价值估值又成为净值化管理重要内涵。现有大部分债券资产以成本法计量,信用利差被压缩到很低,未来向公允价值计量的转变,加剧了债券收益率的波动,造成信用利差的走阔,信用分化加大,信用债的波动性也将被放大,这将考验资管机构对于债券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能力。净值稳定的要求也提升了资管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要求,短期内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净值稳定器满足收益性要求,长期来看需要通过提高单个资产规模,以大类资产配置降低收益率波动。
加强非标业务管理的同时,鼓励对债券等标准化产品的投资,这意味着资管行业投资标的中标准化产品的投资将有所提升。未来资管行业必须深度研究债券、股票等标准化产品,提升对大类资产市场走势的研判能力。一是要大力发展权益资产,提高权益类资产占比,强化直接融资中介功能的同时,拥抱权益市场发展的红利。二是积极发展贵金属、原油、商品等大宗商品投资。三是努力拓展境外资产投资,加强对外汇、外币资产、外汇衍生品等方面的研究,满足客户全球性资产配置需求,增强资管业务在境外市场的投资管理能力。
3、实现资管与财富管理业务的结合,拥抱渠道变革新形势
净值化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可模式,不仅影响到银行的资管部门,对银行的客户部门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子公司化后也将带来渠道的变革,构建了银行客户部门的全市场代销体系,更考验资管部门构筑客户粘性的渠道营销能力。
目前银行资管业务产品与客户真实需求匹配度偏低,客户对于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选择只是依据预期收益率而定,客户粘性较低。其中资管部门与客户部门,资管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不均衡是重要原因。资管业务更多关注资金和市场情况,而财富管理业务关注的对象是客户,资管业务还没有完全针对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进行产品设计,而财富管理业务也仅局限于高端客户群体,尚未形成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业务模式。未来需要将资管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客户和渠道的优势,将财富管理业务扩展到所有客户群体,通过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掌握客户全面信息,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引导资管业务创新开发契合客户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