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 金融行业如何提升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社会的迫切需求,也是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需要转型发展的方向。顺应监管、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银行同业业务转型之道。
2018年1月9日,浙商银行携手35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同有益”金融联盟,并搭建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银行的同业业务可实现由“资产持有型”向“资产交易型”转变,加速推进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化。截止2017年末,该平台注册机构数已近500户,实现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金租、消费金融等各类群体的初步覆盖。
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告诉记者,平台的搭建意在帮助同业客户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业务效率,实现由“资产持有型”向“资产交易型”的重大转变。
据悉,未来平台还将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客户交易和资金清算的安全性,并按照“权利平等、发展共赢”的思路,将交易平台打造成行业共同拥有、共同使用的资产交易中心。
去杠杆、去通道服务实体经济
十九大报告对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监管一再强调要“脱虚向实”。由浙商银行与市场中优秀的中小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同有益”金融联盟及交易平台希望通过金融机构间的资源互补、合作投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当天在杭州举办的“同有益”金融联盟成立暨交易平台启动大会上,共有300多家金融机构的高管参加会议。刘晓春在成立大会上说,“十九大以来,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课题、提出了新要求,金融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金融机构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模式服务新动能;要以客户需求为基本导向,以金融科技为重要手段,以共享、共赢为主要目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浙商银行副行长张长弓也认为,同业市场条线无论服务同业客户还是实体企业,要主动转型,对接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如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联合同业伙伴,面向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区域龙头、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和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主动服务绿色产业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相关优质客户,为实体企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造“综合服务型银行”。
去“中介化”打造金融联盟
随着金融监管不断深化,行业开启了更为规范的同业合作新时代,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下,各类金融机构将通过规范化、技术化、差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认为,过往高储蓄、高投资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调整,对金融行业发展负债和资产业务都产生冲击。面对未来我国金融行业竞争加剧,资金来源愈发减少,而资金运用愈发困难的总体态势,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同业合作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相互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研究和发展业务新模式是解决之道。
事实上,同业业务标准化趋势显著。未来同业不能再简单从中介获取项目和客户,做“一锤子”买卖,而应通过增强同业间合作、改变原本点对点的交易模式,主动切入基础客户。
基于这种“去中介化”的理念,浙商银行金融同业总部负责人林蓉介绍,“同有益”金融联盟将秉承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去中介化、提升获客服务能力的经营理念,下设若干项目组,通过交易平台、同业投资合作项目、同业代销、流动性互助等机制,让联盟成员在金融市场、结构化金融、金融风险等各个领域共享信息,开展金融机构间全方位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