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金稳会亮相:明确了“管什么”,“怎么管”仍待观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责编:陈惟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5期)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其后,业内一直有诸多预期。
11月8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会”)即告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据新华社报道,在金稳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备受关注的金稳会具体职责渐渐明朗。从大处计,金稳会要履行五大职责,包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会议还明确了包括提高统筹防范风险能力、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在内的7项近期工作重点。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曾初步透露了金稳会将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三是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控股公司。
金稳会终亮相。在级别设置及职能定位上,被赋予了协调与监管职能的金稳会高于现有监管机构,但也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分业监管的体制,现行“一行三会一局”的职责权限将如何演变,仍有待观察。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升级”
事实上,业界、学界关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探讨已经持续数年,也形成了数个版本,如“三会”合并,打造“超级央行”或成立“金融国资委”等。从今年金融工作会议宣布设立金稳会起,各方均认为其成立符合当下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由金稳会来统筹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是不错的思路。
黄益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权衡过去几年来有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种种方案,设立国务院层面的金稳会在短期内是较好的选择。曾经有专家提出,把现有监管体制打散,重组为超级央行等各种模式。“但客观上看,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法律基础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简单把机构重组或者分开,可能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
黄益平分析说,成立金稳会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在更高层次上建立一个有权威的委员会可以部分解决我们的问题,但它也可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从长远来看也许走向混业经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回顾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变革,1992年前实行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监管模式。1992年、1998年、2003年,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我国逐渐确立了“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介绍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形成了“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体系。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不同行业监管,对中国金融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体制应当有所进步和改革。一方面,综合经营、混业经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银行旗下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行业有公募、私募、私募股权。平安保险原来就是保险公司,现在它的上面是纯粹的控股公司了,它的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公司都在下面了。”在此趋势下,分业监管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管重复的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起点就是综合经营。在这种情势下,金融监管的协调问题非常重要。
曹凤岐介绍,在金融监管协调问题上,此前并非一片空白。2004年,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就曾达成分工合作备忘录,以期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2013年,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建立起来,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但是这种会议形式实际上也没起作用,因为央行和三会实际上都是同级单位,谁管谁?分工不明确。”
“谁家的孩子谁抱,这是监管的一个思路。但有些都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信托谁管,互联网金融谁管?搞不清,好孩子大家都去抱,可能抱死了,坏孩子野蛮生长。”曹凤岐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分析说,“建立金稳会就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同时要强化中央银行在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责任。”
曹凤岐透露,自己此前曾向有关方面报告,提出应该在一行三会基础上,在国务院层面成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把三会合并起来,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在监管协调委员会的下面来领导一行一会。“如今金稳会和协调委员会差不多。但是可能得等条件成熟,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步,还有第二步。”
金稳会如何协调、央行职责是什么有待进一步明确
而在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看来,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可以发挥充分的协调作用,并非是一个过渡性的机构。
他分析说,“金融危机后,各发达国家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在监管框架方面,强调设定监管目标、监管机构操作的相对独立性和各类监管机构之间如何协调合作;在具体原则方面引入了宏观审慎原则、逆周期等新的监管概念。”
“我们这种机制正好处于美国和英国之间。”姚余栋介绍,英国在金融危机后的监管体系改革中,把银监会的功能并入央行,形成央行+行为管理局的双峰结构。美国则成立了由财政部牵头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但效果比较弱。“我们也是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办公室设在央行,明确的是宏观审慎职责,我对这种制度创新充满信心。”
“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人民银行,这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功能。”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宏观审慎的监管工具基本都在央行,“宏观审慎监管统领行为监管,其他三个监管委员会更多是从事行为监管。”
姚余栋直言,“凡是涉及跨行业的应该上委员会讨论,由这个委员会议事的形式协调,加强工作,事实上做到对混业经营部分的混业监管。”
谈及委员会对各部门之间协调所起到的作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之前有一些协调机制,但是可能还是不够完善。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把它的办事机构设在央行,对于应对系统性的风险很重要。”
白重恩表示,设置金稳会,一个职责就是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个监管主体,减少监管漏洞。其中,央行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要发挥重大作用,应该有一个更宏观的视野来特别关注系统性风险。”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央行目前已承担着金融稳定协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职能,未来央行与金稳会的职责和职能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明确。金稳会与一行三会协调工作时的流程等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便更好地将监管政策落地执行。
“它的功能还是比较全的,例如对整体金融发展的规划,对各部门的协调。有几条特别突出,过去谈的不多,就是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监管。以前都说金融办、金融局、金融厅,它们好像只是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工作,这是要观察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金控公司或成监管重点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作为金稳会近期的重头工作之一。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一行三会签署的备忘录就曾提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被监管对象在境外的,由其监管机构负责对外联系,并与当地监管机构建立工作关系;对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在监管政策、标准和方式等方面要认真研究、协调配合、加强管理。
今年7月4日,央行亦在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强化金融监管协调,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在前述发言中,周小川指出,“我们观察到,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而我们对这些跨部门交易尚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
他还撰文指出,“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快速发展,部分实业企业热衷投资金融业,通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赚快钱”,可能产生“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影子银行和违法犯罪风险”。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看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既是协调监管的“硬骨头”,又是协调监管的“关键点”。他撰文称,之所以说是“硬骨头”,是因为与某项重点业务的协同监管相比,有效监管跨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之所以说是“关键点”,是因为目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协调监管尚存在信息掌握不充分、划分标准不统一、法律支撑不完备、监管机制不清晰等问题。
他写道,之所以说对金控公司的监管进入“深水区”,是因为一些经营经验少、风险管理能力差的机构“一拥而上”布局“金控”,造成“劣币驱良币”,滋生了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公司财务乃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风险,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