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指数投资亦需坚守长期之道

赵中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人生与投资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市场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初入市场的投资新手,不仅常会被择时、选股等问题困扰,还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投资圈曾流传这么一句话,“一年五倍者比比皆是,五年一倍者寥若晨星”。意思是说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在短期行情中获取高收益的人也许不少,但在长期投资中能保持较好收益的人并不多。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在《投资稳赚》中认为,以较低成本拥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是一种成功的股市投资策略,而指数投资是实施这一策略的简单途径。通过放弃部分“高难度收益”来追求收益的稳定增长,指数投资近年来逐渐成为普通人士参与投资的不二法宝。

  我们需要注意到,指数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取市场的整体回报,在长期投资中获得不错的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年都可以赚到钱。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指数累计上涨一倍有余,但如果从单年度收益来看,其中有四年均出现负收益。

  其实不止沪深300指数,业界熟悉的中证全指、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宽基指数,在这十年间的累计涨幅均超过100%,创业板指更是上涨超过300%。然而,若以一年为观察尺度,上述指数无一例外都在个别年份出现负收益。

  投资者常常被提示“有风险”,从历史上看,有些指数长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也不是每一年都赚钱。从单年度情况来看,指数有时可能出现负收益。正如约翰·博格所说:“令人欣慰的是,指数基金长期的回报总能弥补短期的阵痛。”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投资来平滑市场的短期波动。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概念称作“损失厌恶”,是说人们普遍存在厌恶损失的心理,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损失和获得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大相径庭。一般来说,等量损失带来的心理感觉比等量获得的“绝对值”更为强烈。正如迈克尔·莫布森在其畅销书《魔鬼投资学》一书中所说,人们对损失存在着严重的厌恶感,而不管损失有多么微小。

  对于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把握兑现收益的时间点就比较重要。由于市场的波动性,价值的兑现有可能是几个月,也有可能是几年。因此,漫长的等待有时候似乎像是一种煎熬,因为短视、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更符合人性。

  投资是一场人性的考验。过去不能代表将来,市场总是难以预测,因此投资者更需保持理性与耐心,既不困于心、也不乱于情,在无风时耐心等待、在风起时扬帆远航。毫无疑问,坚守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是破解急于求成之症的良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