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邦基金总经理张騄:以变应变 持续建设投研体系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势之中,乘风破浪者突围而出,随波逐流者默默无闻。怎样做才能提纲挈领,把握行业脉搏,争得一席之地?

  日前,德邦基金总经理张騄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的采访。德邦基金今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张騄认为“流变不居”正是当下整个行业的常态,德邦基金选择以变应变。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投研能力一直是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基金行业互联网化的大势下,有声望的品牌影响力不可或缺。

  行业流变不居 积极以变应变

  变化,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张騄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近年来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加之互联网业务布局和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行业变化的高频化成为必然趋势。”

  张騄谈及公司近期在管理团队调整和业务团队布局上的变化,认为面对变化的行业,只有以变应变,才是符合实际的做法。

  “业内普遍关注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调整,从近期的行业统计数据看,今年整个行业变动愈加频繁。我觉得这是因为整个资管行业近两年的发展格局变化加速,无论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适应,各家基金公司都在面临这种高级人才的变化。”在张騄看来,这样的变化还会在行业中持续一段时间。

  处在这样一个流变不居的时代和行业之中,张騄认为,德邦基金更要主动拥抱变化。当然,不是随波逐流的变化,张騄表示,德邦基金的人员流动、团队调整,有的放矢,计之深远。

  提挈发展核心 夯实投研建设

  在张騄看来,无论如何以变应变,德邦基金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发展的核心是矢志不移、不容撼动的。这个核心,就是投研体系的持续建设。

  具体到投研体系建设的构想上,张騄指出了行业主流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自我培养为主,辅以外部人才引入;另一种是广泛汇集行业优秀人才。德邦基金选择了前者。在共同理念下,德邦基金吸引的人才则可以多元化,不论是从外部招聘,还是内部培养或调岗转型,都是为我所用、做强自己的选择。

  张騄表示,德邦基金的投研体系追求的是相对稳定但富有生长气息。对于投研体系的核心要求是:研究团队自上而下有相对完整的逻辑,每个研究员对研究方法、要求、质量有体系化的共识,对上下游不同行业和标的公司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具有共识的体系内高效碰撞,并稳定向投资端输出具有阿尔法收益的投资标的。投资团队则以风格稳定为重中之重,并将通过优化考核和保障机制来为基金经理创造保持投资动作稳定性的外部环境。

  以稳定的研究体系和投资风格追求大概率、高胜率的结果,正是张騄规划的投研进阶之路。

  把握电商机遇 锻造品牌实力

  对于投研团队的建设,先后在申银万国证券、华泰证券、德邦证券研究所担任过核心职务的张騄,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作为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张騄需要筹谋的事情还有很多,产品、渠道、中台、科技等各项综合能力建设于公司发展都至关重要,张騄将之归结为公司的“品牌力”。

  在品牌力建设上,张騄认为,这是个不太容易出彩的时代,又是个具有无限可能的时代。在张騄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在品牌资源逐渐集中,对投资者认同的争夺愈演愈烈的当下。但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业务渠道的互联网化,叠加国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基数跃升,资管机构品牌建设又是可以大有作为、蹊径另辟的时候。

  “持续打造好产品是基础。我们要真正理解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特征的需求并发行定位清晰、风格稳定的基金产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用好的业绩和持有体验提升在老基民或者有长期基金投资经验的成熟客群心目中的品牌认知。另外,我们相当重视新基民,或者说年轻客群,他们对于基金产品和基金行业品牌力的认知才刚开始,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用户陪伴和投教服务赢得他们的青睐,这将加速我们品牌建立的进程。”在张騄看来,德邦基金的品牌力建设,必须双管齐下。

  在张騄看来,以德邦基金当下的资源禀赋,必须有所侧重,而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高效地实现对更广泛客户群体的陪伴,所以未来还将在互联网业务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引进人才、不断摸索高效路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