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基金代销市场竞争加剧 尾部机构频遭解约

余世鹏 证券时报

  基金销售市场优胜劣汰在加速。

  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近40家基金公司发布了49条与基金销售机构解约的公告,较2023年同期的20条大幅增加。这些销售机构有的成立时间已超10年,但业务乏善可陈,代销基金数量较低,个别机构甚至还存在经营合规风险。

  业内分析指出,去年以来基金业掀起降费潮,基金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压力,会对竞争力较差的销售机构解约。叠加市场大环境较弱,尾部销售机构想要从激烈的竞争中分杯羹,会越来越困难。

  代销机构频繁被解约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有9家基金公司发布过与销售机构的解约公告。其中,6月以来同泰基金、南华基金、平安基金先后与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解约,3家基金公司均表示从6月4日起暂停海银基金销售的销售合作服务。交银施罗德基金方面,此前则公告称5月23日起终止上海钜派钰茂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办理该公司旗下基金相关销售业务。银华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和博时基金解约的销售机构分别为浦领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武汉市伯嘉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实际上,年内更多的解约发生在2月和1月。具体看,今年1月基金公司发布了17条解约公告,涉及到民商基金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等销售机构。2月发布了16条解约公告,涉及的是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及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与和合期货有限公司等金融代销机构。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被解约次数最多的是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约有17家基金公司宣布终止业务合作。

  企查查数据显示,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册资本1.5亿元,罗细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6.0667%。

  被解约机构有两个特征

  基金销售是基金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但由于竞争激烈,“马太效应”凸显,尾部销售机构遭遇解约的现象越发频繁。概括而言,这类机构主要有着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代销产品数量较低。比如上述遭公募解约的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就成立,但目前代销的基金数量只有381只。截至目前,在108家独立基金销售公司中,有50家公司代销基金数量不足1000只,其中有18家公司代销数量在100只以下。

  “代销基金的数量,能反映出一家代销机构的实力。基金公司委托代销机构销售基金,自然会找具有销售优势的机构。去年以来,基金业掀起降费潮,基金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压力,因此会与不具备显著竞争力的销售机构解约。基金公司和代销机构的签约一般以年为单位,因此会看到今年1月解约情况较多。”某市场分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被解约的代销机构,有几家是期货公司。基金代销是这类金融机构业务的一部分,但不是主业。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基金代销领域的业务占比一直不高。

  二是发生过经营合规风险。以今年首家被取消基金销售牌照的成都华羿恒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四川证监局5月中旬公告,四川证监局前期对该机构作出责令停止基金服务业务的行政处罚,按照相关规定,决定注销该公司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根据处罚公告,公司自2014年1月13日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以来,未建立灾难备份系统,四川证监局依据相关规定对其处以3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基金服务业务。

  代销市场持续出清

  虽然基金数量目前已接近1.2万只,但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目前全市场基金代销机构数量也逼近550家,涵盖到银行、券商等传统机构和互联网新型机构。尾部销售机构遭解约,也是“马太效应”下的博弈结果。

  “公募基金密集与代销机构终止合作,主要与当前经济环境、股市大环境仍相对低迷有关,基金销售仍存在困境。”某公募分析人士对记者分析,当前很多代销机构销量较低,对公募基金而言,要集中优势渠道来进行销售,部分优势不大的代销机构可能会被淘汰,这是行业优胜劣汰的体现。

  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以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统计口径,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基金销售的头部效应依然非常显著,前十强机构的保有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其中招商银行以5028亿元保有规模位居第一,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保有规模也均在400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公司的直销业务和持续谋求入局的互联网流量平台,会进一步加剧基金销售的竞争压力。比如,此前南方基金旗下部分基金增设的I类份额,明确说到仅限在南方基金APP等直销平台购买。此外,和传统代销机构相比,抖音、小红书等流量互联网平台,近年来持续通过接地气的多种方式吸引投资者关注,各大基金公司也纷纷入驻,成为品牌营销新阵地。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各家资管机构都在积极布局抖音等平台,2024年如果抖音在基金代销上有实质性的落地动作,有可能是基金营销格局上最大的变量之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