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发基金杨喆:发挥资产配置优势 希望打造稳健增长的净值曲线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杨喆,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CF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金融学硕士,13年从业经验。曾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工程与衍生品研究员,交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多元资产管理副总监、基金经理,历史管理公募FOF规模超14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FOF新基金募集规模达800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年多同类产品的发行总规模;爆款新基金频出,募集规模迭创新高,部分基金认购资金超百亿……这是今年公募FOF发行市场的真实写照。在新老产品关注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募FOF总规模已超1800亿元。

  相比海外市场,国内公募FOF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仅为四年,但广发基金杨喆在资产配置、基金研究评价方面已深耕多年,她在金融工程与衍生品研究、量化投资、基金评价、多元资产管理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资料显示,杨喆具有13年从业经历,先后在国泰君安、交银施罗德、广发基金三家金融机构任职。2008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杨喆任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工程与衍生品研究员。当时,她负责设计国泰君安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评级体系,获2012-2013年“金牛奖”金融工程最佳分析师第一名、“新财富”金融工程最佳分析师第三名。

  2013年9月加入交银基金后,杨喆先后担任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多元资产管理副总监、基金经理。在交银基金任职期间,她曾管理交银安享养老以及交银养老2035等公募FOF,并主理规模超百亿的网红投资组合“我要稳稳的幸福”,均取得了出色的长期回报。2021年6月,杨喆加入广发基金,担任资产配置部总经理。

  招商证券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评价称,杨喆是国内养老FOF产品实践领航家,历史管理公募FOF规模超140亿元。她拥有完善扎实的资产配置和基金研究体系,注重产品风险控制,擅长打造高性价比组合;注重投资分散度,行业配置均衡。

  10月18日至10月22日,拟由杨喆管理的新基金——广发优选配置两年封闭混合型FOF-LOF(A类:501212,C类:013825)将在建设银行、广发基金直销等渠道发售。这是国内首批创新型FOF-LOF产品之一,投资于公募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 80%,其中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 30%-80%,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资产的15%。

  通过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

  杨喆认为,FOF的业绩取决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的品种选择。尤其是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而言,一定要发挥出资产配置在分散风险、平滑波动方面的作用。

  问:您曾管理全市场最大的公募FOF,并取得靓丽的业绩。请谈谈您是如何管理的?

  杨喆:FOF的优势是借助不同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去平滑组合的整体波动,同时还能获取不错的收益率,为客户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

  从管理的角度,FOF产品的业绩主要取决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的品种选择,不同的FOF产品偏重的方向不尽相同,要根据投资目标来确定。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来说,自上而下的配置会更重要些。没有一个资产的表现能够在每一年都很好,我们要实现绝对回报,一定要从中找到资产配置的机会。

  我过去管理过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投资策略的FOF产品,有权益基金配置比例20%左右的中低风险产品,也有权益基金配置比例0-60%的中等风险产品。在组合构建时,我们秉持“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理念,把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贯穿在投资的各个环节中,希望组合的回撤和波动相比同类产品优势明显,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性价比的、长期回报稳健的产品。

  问:您是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组合?

  杨喆: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既需要能积极跟踪宏观经济基本面、财政及货币政策、市场估值与情绪等模块指标,把握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还要根据战术配置模型,结合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获取收益。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会根据组合本身的风险和收益偏好,结合对大类资产的中长期收益判断,来确定组合的资产配置中枢。接下来,结合宏观政策面、基本面、估值技术面以及对行业风格的研判等,来动态调整各类资产的比例。

  目前,我们的资产配置框架覆盖了全市场各类不同的资产,未来的研究还会进一步细化,每个领域都会加强研究,安排多个研究员进行覆盖。

  问:过去13年,您在资产配置、基金研究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您的投资方法论及投资风格是否有一些变化?

  杨喆:我的投资风格是比较稳健的,更加关注长期,相信时间和复利的价值,这也比较符合FOF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客户群体的需求。

  这些年,我的投资风格一直保持着稳健的特点,但投资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和迭代。例如,以前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考虑的维度相对单一,现在形成了宏观经济面、政策面、估值、技术面等多维度的框架体系;在基金选择上,也在不断拓展能力圈,比如从境内的一些品种逐步扩展到境外市场,研究领域从股票、债券拓展到商品、原油、REITS等。

  偏爱风格稳定的基金

  在基金品种的选择上,杨喆会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发掘业绩优异、风格稳定、风险可控、具备投资价值的基金。

  问:在确定资产配置框架后,您是如何挑选具体的基金品种的?

  杨喆:基金品种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两个部分,定量分析包括业绩指标分析、业绩归因分析、持仓结构分析等。定性分析则包括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的定性调研分析等。

  我们自建了GFund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对基金分类分得非常细,会从风格、行业、综合类等方向对基金作梳理划分,对每类品种都会进行业绩指标归因、持仓分析等。同时,安排研究员进行调研,做详细的定性分析,确定其超额收益的来源,比如是大小盘风格暴露、价值成长风格倾斜,还是行业暴露选股贡献等。

  此外,我们还会根据收益、波动、最大回撤、夏普比率、信息比等指标,对每一类基金再进行筛选,做综合研判。最终,我们会优选业绩优异、风格稳定、风险可控、具备投资价值的基金来构建基金池。

  问:能否举例说明一下您是如何发现优秀的基金经理的?

  杨喆:因为市场上的基金数量众多,我们首先需要用定量的方法对基金进行跟踪筛选,这个跟踪过程是动态的,我们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价和分类也会不断更新。

  在量化筛选的基础上,我们会从定性角度去调研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不是一致和连贯、基金经理的风格是不是发生了漂移、策略是否持续有效等。

  另外,我们也会去了解基金经理的性格、偏好、特长,因为一个基金经理形成什么样的投资方法、能不能做好,都跟性格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我自己是稳健风格,如果让我做弹性,集中拿十只股票,我会很难受。所以,投资方法还是要适合自己,性格要与正确的框架与方法结合起来。

  总体上,我们比较偏好风格稳定、能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问:在什么情况下,您会将某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移出组合?

  杨喆:在两种情况下,我们会考虑赎回。

  第一,基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我们对于市场风格、行业等维度会有自己的判断,也会对组合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二,基于自下而上的选基,比如基金经理的业绩出现了异常的波动,风格出现了漂移,或者基于当前研究分析,我们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

  追求低回撤、高性价比的收益

  杨喆重视回撤控制,珍惜每一分收益。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杨喆过往管理的FOF产品收益超越业绩基准,但波动及回撤远低于业绩基准,收益风险比突出。

  问:您曾管理的组合回撤控制较好,您是怎么做到的?

  杨喆:我认为,“少亏一点钱”比“多赚一点钱”更加重要,我们注重组合的回撤管理,珍惜每一分收益。因为,长期持有优质的资产所带来的复利回报极为可观,而回撤是造成基金持有人不能长期持有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回撤也是造成组合长期净值增长慢的重要原因,因为50%的下跌需要有100%的上涨,基金净值才能回到原来的水平。

  我的目标是用最小的波动取得收益率,追求性价比最大化、卡玛比率最大化。所以,我把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贯穿在投资的各个环节中。当然,控制回撤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我们追求在回撤可控的情况下,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在风险预算幅度内去加强组合的进攻性。

  问:能否从方法论角度分享您是如何进行组合回撤管理的?

  杨喆:在组合回撤管理方面,我们会从顶层的大类资产配置、中观的战术资产配置、底层的基金产品选择以及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四方面来开展。

  首先,顶层的大类资产配置主要通过多元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分散单一资产的波动风险,让净值曲线更加平滑。

  其次,中观的战术资产配置,会结合宏观、基本面、估值、情绪和技术面等五维框架体系研判,对配置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自下而上的基金选择,找到具有Alpha能力的基金,这类基金未必短期表现最优,而是风格相对稳定、有望为持有人带来持续超额收益的产品。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控管理机制。事前会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开展压力测试,事中会跟踪管控,对风险进行及时处理,事后会总结分析并完善框架。

  问:与同行相比,您认为自己的特点或者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喆:我的特点是背景多元,会比较坚定地去践行控回撤的稳健投资理念,风格不漂移。

  从研究方法来看,我本科是学计算机的,研究生是学金融学,所以我会将数据分析和基本面研究结合起来,我们在选择基金时也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去筛选标的,并且把自上而下的配置与自下而上的品种选择相结合,投资框架会比较全面一些。

  落到实践方面,我的投资框架不断完善、更新。一方面,努力发挥资产配置的优势,做大类资产研判和轮动,把握资产层面的机会;另一方面,把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贯彻在各个环节,追求低回撤、高性价比的稳健收益。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