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仓位 把握布局时机
A股自2月18日创出高点以来,三大股指持续回调,虽然在3月11日出现反弹,但整体仍处于震荡磨底行情。具体来看,截至3月19日,上证指数月内下跌2.98%,创业板指下跌8.32%,中证500下跌2.48%,中小板指下跌8.32%。行业表现方面,46个天相二级行业共有21个行业出现上涨,25个行业出现下跌。其中,钢铁和电力涨幅均超10%,分别上涨11.91%和10.37%;供水供气、煤炭和民航业涨幅也均在5%以上,分别上涨7.04%、6.28%和5.31%;农业板块跌幅居首,下跌11.62%;医疗器械、元器件、化纤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差,分别下跌9.81%、9.45%、8.64%和8.07%。
宏观方面,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整体稳步复苏,地产投资及生产均超预期。海外方面,美联储宣布将保持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同时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符合市场预期。总体来看,在经济稳步恢复以及流动性保持稳定的环境下,市场整体向好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但底部信号尚不明朗,短期或将延续调整震荡行情。建议投资者轻指数、重个股,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整体仓位需要保持谨慎;对于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建议把握板块轮动间隙的交易时机。
债市方面,经历了年初以来的调整,债市从2月底开始逐渐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月26日升至阶段高点3.28%后震荡回落,在3月10日降至阶段低点3.24%,近期有所抬升。但从短期来看,债券趋势性机会尚不明确,大概率延续震荡行情,投资者切忌追涨,等待更确定的战略性配置时点。
大类资产配置
建议投资者在基金大类资产配置上采取以股为主、股债结合的配置策略。具体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50%的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数型基金,10%的QDII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数型基金,10%的QDII基金,40%的债券型基金,1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债基;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40%的债券型基金,4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债基。
偏股型基金:
把握顺周期相关基金机会
近期白马股等高估值品种持续大幅回调,低估值蓝筹出现反弹。随着估值驱动的逐步减弱,权益市场上涨将更为依赖业绩提振,盈利增长将成为核心驱动。在此背景下,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有望成为今年市场投资的重要主线,相关基金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同时,碳中和作为近期热点话题及“十四五”重点规划方向,建议投资者注意板块分化风险,顺周期及碳中和叠加的低位方向依然可予以关注。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受益于利率上升的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资本市场加速改革利好的券商板块,以及短期受益于疫情改善的旅游酒店、文化传媒、航空机场等板块。
债券型基金:
债基相对配置价值凸显
截至3月19日,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3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23%、0.17%和-1.16%。在股市大幅震荡行情下债市有所回暖,债券型基金相对配置价值凸显。随着权益市场赚钱难度加大,二级债基的收益显著低于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但投资者仍可在做好仓位控制的前提下争取获得结构性投资收益。建议投资者在信用和久期上采取相对偏防御的策略,在震荡市中要保持耐心,更加关注长期持有债券基金所带来的稳健收益。
QDII基金:
可关注港股QDII基金
海外市场方面,受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及欧洲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速度放缓等影响,国际原油市场18日经历一轮大跌。19日美联储宣布,补充杠杆率(SLR)的减免措施将于3月31日到期,此后不再延续,随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涨,道指、标普500指数下跌。恒生指数近日持续调整,随着南向资金开始恢复净流入,前期下跌幅度较大、以新经济及金融地产为主要投资标的的港股基金迎来反弹。整体来看,港股估值偏低,龙头稀缺性优势不改,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可关注港股QDII基金。建议投资者选购QDII基金时采取防御性策略,警惕追涨或大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