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供给侧改革重塑资管新格局
“四大‘财子’呼之欲出!”11月15日、16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公告将设立理财子公司,在国有四大行中率先迈出资管新规后变革的第一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要在过渡期满后设立独立的资管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目前已有16家发出相应公告,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这无疑是2018年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的缩影,更将是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各类机构共生共赢的常态。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更多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以及资管新规的影响逐渐显现,资管行业转型将呈现三大趋势,即从投资管理走向资产配置;落后产能出清、机构各归主业;从追求规模到共生共赢。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将加速整个资管生态链的重构,“良币驱逐劣币”的大幕已经开启。
格局重塑步伐不断
2018年4月,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成为整个资管行业的总领性文件。其中,打破刚性兑付、禁止期限错配、净值化管理、去通道、去嵌套等要求,更是被视为新规的灵魂,使近几年狂飙猛进的资管行业彻底告别野蛮生长期。
随后,一行两会相继发布资管新规的若干配套文件。
7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过渡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安排等重要事项。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与“资管新规”充分衔接,共同构成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10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更是就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否直接投资股票等市场极为关心的热点做出初步设想。尽管截至目前,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稿尚未出炉,但它将推动资管行业格局重塑已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证监会在10月底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细则,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适度放宽私募资管业务的展业条件等,此外,还完善了部分操作性安排,如明确账户名称、增加份额转让规则等。
业内人士认为,配套细则积极落实“资管新规”中“统一监管”、“功能监管”的指导原则,银行和证券行业的具体条款均有调整,
有助于塑造资管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外,金融监管去杠杆、去通道、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整体方向并未改变,资管行业仍将面临竞合关系的重塑,各类机构需尽快塑造核心竞争力。
资管业转型三大趋势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行业资深人士和知名机构表示,在对外金融业加速开放、对内资管新规重塑格局的大背景下,资管行业转型将呈现三大趋势,即从投资管理走向资产配置;落后产能出清、机构各归主业;从追求规模到共生共赢。
首先,今年以来,在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覆盖不足的背景下,第三支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的资金增量不容小觑。
建信基金董事长孙志晨表示,未来行业从投资管理走向资产配置。公募基金逐步构建起“基础资产—集合投资工具—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生态体系,不断夯实为投资者提供单一类别资产投资管理能力,并逐步升级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天弘基金表示,在以资产配置为导向的市场投资风格之下,投资标的特定、简单明晰、价格便宜的指数基金等工具型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口,2018年普通指数及ETF类产品的规模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也说印证了这一点。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称,资管新规实施后,券商通道业务得到持续清理,未来券商资管将进一步压缩非标业务,加大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推出更多FOF和MOM等标准化产品,提高券商资管的资产配置能力。
其次,业内人士认为,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各类机构将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回归主业、结束“混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此前表示,银行理财资管业务策略将更加分化:有能力的银行设理财子公司,专营机构次之,更小的银行未来就不再单设理财资管业务,而是转为销售端的重要一环。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部分小银行会退出资产管理市场,回归银行存贷本业。
华南某大型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券商资管过去很多以刚兑预期收益型为主的固收产品面临净值化转型压力。未来公司将把握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需求旺盛和净值型产品供给缺口的机会,面向银行渠道客户,大力发展固收净值型产品。同时,券商资管势必会抓住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机会,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或有机会与公募基金同台竞技。
第三,资管行业的竞合关系更趋多元,各类机构将由单纯的规模增长变为共生共赢。以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局对公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为例,某公募基金公司负责人认为,银行理财擅长固收投资,公募基金擅长股票投资,购买这两类产品的客户分属两类不同风险偏好群体,未来双方应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私募方面,星石投资称,过去可投资的金融资产大量投向银行存款储蓄和理财产品,未来将有望分流,在预期收益率、非标受限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将加大与优质证券私募的合作。
“良币驱逐劣币”大幕开启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末券商资管行业管理规模13.84万亿元,比年初的16.57万亿元减少了2.73万亿元,比去年规模最高峰下降近5万亿元。
“这是资管行业深化改革、自我转型的一个缩影,初期的阵痛无法避免。但迎来的是长期的健康发展,‘良币驱逐劣币’的大幕正在开启。”上述资深人士称。
星石投资认为,资管牌照红利退去,机构类型已逐步淡化,资管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从海外经验来看,成熟市场经过长期且充分的竞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管产业链,涉足全产业链的“大而全”和深耕特定领域的“小而美”并存。资管机构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打造专有核心竞争力,如主动管理能力、产品设计能力、销售能力、品牌声誉价值、客户服务能力等,也能获得良好发展。
中泰资管CEO叶展表示,“为了长期利益而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是我们的主动选择。我们拒绝了许多通道、定增、新三板和股指期货套利业务,但赢得的是客户的信任与自身主动管理能力的与日俱增。”